地,督促各道府州县,征收税粮。
李言做为新皇帝,对这些很是陌生,也没怎么发表意见,就看着几人商量。
派下去的官员,涉及到大量的好处,都是肥差。五人明争暗斗,锱铢必较,你争我夺,在一阵激烈的交流中,艰难的划分了各个负责的区域,最后才向李言这个皇帝请示。
利益分配好后,具体的事情就简单了,大家每年都做,熟得很。
以前这事情都是三省主官在弘文殿议妥,再通报皇帝的。考虑到李言是新皇登基,以前也没有长期辅助李世民处理政务,对很多事情也并不了解。
岑文本才提议,这些事情可以当着皇帝的面处理,也可以让皇帝耳儒目染下,尽快熟悉朝庭的运作。
诺大的天朝上国,数百个州,几千万人口的福祉。做为这么一个泱泱大国的帝王,可不仅仅会权力斗争就行了的,要处理的具体政务,多如牛毛,灿若繁星。
李言也知道,岑文本这是为他好,也是在回报他的提携之恩。
是以他尽自性格惫懒,不愿操心,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学习。毕竟,他可以不管,却不能不懂,想要大气磅礴的放手放权,首先得做到十分了解和绝对掌控。
否则,自己这个皇帝早晚会被架空。
等到彻底失去权柄的那天,等待自己的就不是享福,而是身死,亦或国亡了。
众人正聊的口沫横飞的时候,王玄策突然闯了进来,一脸惊慌的说道:“皇上,不好了,出事了.”
五名重臣一看,顿时心里一慌,锦衣卫是皇帝的直属密探机构,主要任务是查探他国内情。次要功能却是监察内部,在大唐各处都设有衙门,是皇帝的一双耳目。
这种部门从一开始设立,众臣就不是很乐意,这不是变相的等于多了一道监视。
只是,锦衣卫只负责打探消息,没有其他职权,无论他们乐不乐意,皇帝出于稳固皇权的需要,都会设置。若是他们反对,只能让这个机构沉在水下,而不是不被设立。
至少放在表面,大家还能看着,不致于完全失控。
再加上它不用朝庭直接拨款,使用的也都是东厂商队赚来的利润,等于是从皇帝的内帑中支出,众臣也就默认了。
此时见王玄策脸色煞白,众人都怕是自己负责的地方出事。
李言自是心中有数,不过还是装做不知情,板着脸训道:“慌慌张张的,成何提统?有朕这个皇帝和诸位宰相在,这大唐还翻不了天,出了什么事情,说吧!”
相对于众臣来说,李言还算镇定。
萧禹欣慰的点了点头,皇帝理政经验还浅,这份处变不惊的大气,还是隐隐有些帝王威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