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足以碾压正房的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二房谋求取代大房,继承家业是可以想见的。
房玄龄能做的,只有一条路可走了,就是废黜长子继承爵位和家业,转而支持二房,把大房打成普通的一枝。
而房玄龄却没有这么做,依然固执的把爵位和家业传给了长子,留下了更加强大的次子。二房实力远超过大房,引发剧烈的动荡,直致闹得太过离谱。
卷入朝争中,被皇权给抹掉了。
李言揉了揉眉心,他不明白,房玄龄是历史上有名的一代贤相,不但扶持李世民登上了帝位,还佐其开创一代贞观盛世,在设置家族权利结构上,却如此的糊涂。
看来,能治国者,未必善治家啊!
看着眼前替大唐操劳了一辈子,须发皆白,老态隆钟的房玄龄,李言轻叹了口气,决定帮一帮这位老臣。
“房相,朕看你家遗直以前也是上过战场,在定襄前线立过功的,在这种祭祀礼乐的部门,实在是有些屈才了。朕特旨加恩,提拔为从四品的卫尉寺少卿。”
“再历练几年,就可以独当一面了。”
李言来之前特意了解过详情才知道,房玄龄在贞观四年之前,确实让自己的长子去往边疆磨砺,说是锤练,实则是为了躲开朝中诸子争嫡的站队风波,刻意避嫌的。
程咬金的长子程怀默也是走的这个路子,这些功勋阶层,为了家族的长盛不衰,一般都定为长子继承家业,并不参和朝中的各种争斗,主要路子是求稳。
宁求无功,不可有过,延续家族长存。
凡事有利即有弊,过于求稳就会导致没有发展,程咬金还好,本身在军中,可以把长子带在身边培养,现在也是大唐的中层将领。能力虽然比不上程咬金,却也是四平八稳,足以胜任其职。
而房遗直在军中混了些功劳后,房玄龄怕他在战场上出事,将其调回了京中,放在一些混吃等死的位置上,慢慢熬资历。
李言对此很是不以为然,太常寺是什么地方,主管国家祭祀礼乐,属于那种不冒一点风险,十分稳妥,却也不会有半点机遇,受不到半点儿锻炼的地方。
李言实在是看不懂,房玄龄对自己长子的培养,究竟是个什么路子?
若是一般人,李言直接就将其调入十六卫军中为将,或者是六部为官,想到房玄龄求稳的态度,这才调入卫尉寺这样的禁卫官武库仪仗帐幕的地方。
相对于直接在军中,这个部门算是管理后勤,过渡一下,适应了,就可以调入一线部门重用。
“老臣代长子遗直,谢陛下隆恩。”
从五品升到从四品,可谓连升三级,房玄龄连忙跪下谢恩,或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