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体系中能出头就已经不错了,若还挑三捡四,换来换去,很有可能西瓜没捡到,芝麻又丢了。
程咬金若放弃在武将体系中的地位,全力经营文官,最大的可能是在脱胎换骨的关键期被两方夹击,彻底赶出两个主流领域,原来的地盘也被人瓜分殆尽。
是以程咬金估计也会很犹豫,拿不定主意。
李言有些无力的叹息了一声,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族,确实不是等闲。他们眼光极高,手法也十分老到,上次的高阳事件,看似自己稍胜一筹,实际上却败的很惨。
现在重新复盘一下,就会发现,世族的眼界和格局之高,还是出乎了自己的预料。
自己以为他们动的是皇权在百姓心中的声望,实际上这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变化。他们以高阳公主事件为借口,表面打击的是自己的威信,实际上是冲着自己的权力根本构成上下手的。
也就是说,李言在战略上,完全失败了。
最大的失败就是,世族把本应自己继承的贞观旧臣力量,轻而易举的送到了长孙无垢那边。
虽然他们也没有得到,可实际上造成了皇权的分裂。皇权的大义名份在自己身上,实际权力却落到了皇太后那里,皇帝的实权被最大程度的消弱。
在以后的朝庭决策中,自己事事都要征得皇太后的支持。
两者相结合,才能达到实至名归,才能和世族掰一掰手腕。若是自己不能得到皇太后的支持,自己一个空头皇帝,就无法对抗世族在朝中的力量。
若自己一意孤行,就是自取其辱;若顺其自然,就只能做见证的裁判。
而权力这种东西,是这个世界上最致命的力量。世族是在用权力诱惑长孙无垢,也在诱惑贞观旧臣,只要自己和太后、贞观旧臣争起来,无论谁赢谁输。
他们都可稳住钓鱼台,闲看风云起。
任由几方相争斗,一旦哪一方要占上风的时候,见形势不妙,他们稍一下场拨弄些许,就能重新让局势恢复到三国乱战的局面。
世族最厉害的地方是,他们营造了一个新的权力格局,一个由皇帝和太后并立的双寡头态势。
若是自己和长孙无垢不慕,他们是听太后的还是听皇帝的,就看谁的决策对他们更有利了?
皇帝要发布了对他们不利的旨意,他们就可以抬出孝道这杆大旗,用太后来抵制皇帝;要是太后做出的事情让他们不顺心,他们就以后宫不得干政为由,支持皇帝否决太后。
皇权和世族的矛盾,就变成了皇帝和太后之间的争斗。
在这种格局下,无论是皇帝还是太后,谁想获得更大的权力,谁就得去笼络甚至讨好诸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