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巨大,实在是减不下来啊?”
长孙无忌话音落下,其他几人都是附合道:“是啊皇上,确实如此,每年的开支,我们已经压在最低状态了,实在是不能再减了。这些地方都是新打下来的,朝庭付出了极大的人力物力。”
“却有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朝庭现在也是骑虎难下啊?”
李言眉头一皱,断然道:“不是吧,长孙大人,若是朕没料错的话,打高句丽,是朝庭和突厥暗中早有默契,一方要男丁和财物,另一方要土地和女人。”
“仗也是突厥打的,我大唐并没有花什么代价。”
“想当初,杨广为了征服这里,把整个大隋都搭上了。而我大唐却兵不血仞的收回三地,若是这样你们还叫苦的话,那杨广的棺材板也要压不住了。”
“至于中南半岛的几个小国,打回来也有五六年了。”
“据朕所知,这里的四季如春,气侯宜人,比巴蜀更适合种粮,一年三收,每年可供五六千万石的粮食,是现在大唐所有税粮的一倍还多,为什么这些粮食没收上来?”
“若是现在大唐的税粮能翻一倍,国库收入也能增加几百上千万贯的收入。若是换成南方的物品,运到北方售买,其中更有三到四倍的利润,直接补足国库一年的赤字还要多。”
“至于雪域高原,也不是一无事处,那里盛产各种矿藏,尤其是用于制钱的铜矿,更是遍地都是。弄钱的渠道多不胜数,可你们却想着从百姓身上捞点儿人头税。”
“为了这点儿芝麻大小的钱,从百姓嘴里掏食,简直是拿着金饭碗在乞食,实在是有些眼界狭窄了.”
“什么?”
李言一枚枚炮弹放出,炸的众臣头脑发昏,一时竟有些消化不及。
萧禹更是脸色一变,骤然起身问道:“皇上说中南之地,年供粮食五六千万石,可是实情?”
“若是萧大人不信,大可派人前去探查。”
李言脸色不变的说道:“南方四季常春,和北地截然不同,那里的人们,一年只需忙上三四个月,一整年家里都不缺粮食,五六千万石粮,只是等闲。”
“随意就能收上来。”“若是愿意花钱购买,就是再买上三千万石,也是轻松,只是千里运粮,十去七八。那里远离中原,路途遥远,与关中隔着崇山峻岭,运输更是不易罢了.”
“就算如此,为国库增加两到三千万石粮食,问题也不大。”
萧禹一怔,顿时脸色阴晴不定,随后,不知想到了什么,猛的回头,看向长孙无忌。
面对萧禹眸中如电射般的质疑目光,长孙无忌有心虚的低下了头。
很显然,他早就就知道实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