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不服从大唐朝庭管理的,不得在我大唐国土内居住。凡我域内之民,必需认可我大唐之一切文化。”
若是在后世,李言的这套理论,简直是触范人权,必然遭受全世界的口诛笔伐。
可这是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封建时代,行的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法则。生存才是百姓第一重视的因素,其它的什么风俗文化精神之类的东西,对于刚刚脱离原始社会的周边异族来说,太过空泛了。
此时推行这些东西,天经地义。
实际上古代中原周边的蛮夷,对这些东西也不看重。之所以有自己的一套文化,纯粹是为了区分彼此,大唐的文明对于异族来说,是让人向往高等文明。
就连天朝上国的空气,都是香甜的,不知道有多少异族,希望学习借鉴这样的文化。
只是中原经济发展受限,没有能力去做推广罢了。
若现在朝庭强硬推行,等于让那些茹毛饮血的化外之人,直接提高几个层次,进行文明时代,他们激动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抗拒。
若是唯一不满的就是当地的贵族阶层了,这会影响到他们的统治。这让李言想到了后来进入二十世纪,雪域高原那些奴隶主还保持着对普通牧民敲骨吸髓的压榨。
人皮做的鼓幡,人骨做的灯架,博物馆里一幕幕触目惊心的野兽行径,令人头发发麻。
对于这些为了一已私利,奴役百姓,阻碍人类进步的行为,李言深恶痛绝,决定提前一千五百年,把那些可爱的百姓们解放出来。
御书房里的众臣对李言的这个说话,也并没有什么异疑,反而觉得很认同,若不如此,怎能算是一个国度。在这些大事大非的问题上,所有人都没有异议。
就算那些封出去的诸侯国,也必须在这方面,与朝庭保持一致。李言话锋一转,终于露出了自己盘算已久的目的:“可是,还有一样很重要的东西,比之前的那些东西更加重要,而且每天我们都要接触,却并没有统一。”
“敢问皇上,是什么东西?”马周适时问道。
李言从御案边上拿出一个包袱打开,露出大堆东西,有金元宝、银锭子、铜钱、绢帛、还有数十张各个钱庄里开出的银票,更有一些在大唐周边各个区域流通的货币替代物。
林林种种的一大堆,看得众臣一阵迷惑。
“如今,我大唐主要流通的货币是铜钱,白银,另外,黄金和绢帛有时也替代货币,用来交易。”
李言解释道:“除此之外,随着地域的扩大,高句丽的海东钱,中南的真腊戟,吐蕃的贝壳币,也在局部地区流通。”
“还有些西域的于阗汉祛二体钱,龟兹汉龟二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