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也刚刚坐上龙椅,正是巩固地位的时候。满朝文武的注意力也都在和皇帝争权上,三年五载的,也顾不上李象。”
“不过你也知道,象儿老实憨厚,做为储君,还需成长”
“皇后娘娘一共有三个嫡子,当年太子不也因为朝庭需要,出使出突厥了。若你仅象儿一个孩子,万一有个闪失,那皇上就得从庶子中再挑选,多要几个,总归安稳一些。”
“万一象儿担不起社稷重任,还能从其他子嗣中选择,你说呢?”
说到自家儿子的地位,海棠精神一振,刚刚的闺中忧愁顿时不翼而飞。她知道,爹爹说的是十分重要的,皇后的儿子是嫡子,若是只有一个,万一不堪所托怎么办?
在李象成长最关键的那些年里,东宫并不受人待见,这也养成了李象老实懦弱的性格,有时候就连侯君集这个外公和海棠这个母亲,看着都觉得不是很顺眼。
不是李象不堪,而是现在的局势对他有了更高的要求。
若是李言就此不回来了,做为一个普通的皇家子嗣,李象那样也就算了。
可现在,李言做了皇帝,李象就成了担负大唐未来的储君。
人们对于普通皇子和储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李象这样的性格和能力,马上就会成为他最大的软肋,他需要在最短的时间,成长到一个让人们满意的高度。
海棠心中骤然一紧,左右看了看房中没有外人,贴身宫女灵儿也在门口守着,于是压低声音说道:“爹爹,你说,阿史那云的儿子李厥,会不会威胁到象儿的位置?”
“你这都乱想些什么啊?”
侯君集断然摇头道:“你是正宫皇后,象儿是嫡长子,是朝中无可争议的储君。”
“更何况,阿史那云是突厥人,李厥也姓了十六年的阿史那氏。他改回李姓,与其说是皇家需要他认祖归宗,不如说是大唐进一步打压阿史那氏的需要。”
“打根儿上来说,他和朝庭还是隔着一层,在众人眼里,也非正统出身。”
“别说皇上,就连满朝文武,也不可能接受李厥为大唐储君,他再优秀也不可能。”
不过,侯君集眼中的忧虑却没有减少,他担心的不是李厥。
他可知道,在大漠草原的深处,额尔齐斯河谷地,李言可以是有好几个儿子呢?
就算颉利的女儿阿史那景那一枝全部排除掉,那个武家的女人,也为皇帝生了两个儿子,李象若是真不可扶,李言未必不会考虑在草原上的儿子。
虽然草原生长的血脉,和中原之间有些隔阂。
可若这个新帝继位,能带来整个突厥汗国和大唐的融和,整个朝庭的臣子们都会疯狂。在这种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