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只是如此倒也罢了,偏偏刚才各抒己见的时候,薛宝琴非但没有随波逐流,反而一昧讨巧,话里话外,不无奉承。
激发了探春的危机意识,颇有一种前门拒狼,后门进虎的感觉。
好容易逮到了机会,便呛声道:“宝琴妹妹这般好奇,何必拐弯抹角,直接去问逸大哥,岂不省得在这里费尽心思的琢磨?”
元春虽误会了探春火气的源头,却听出了话里的火药味。
一个是同父异母的亲妹妹,一个是干妹妹,她当仁不让,打起了圆场:“外头的大事哪里轮到咱们操心,还是把这出白蛇传排好,方能不辜负逸兄弟一番良苦用心!”
……
张云逸却没想到,自己离去也引发了一场唇枪舌剑。
他倒不是为了开溜,而故作姿态。
尤氏见他这般态度,却是心怀惴惴,小心翼翼道:“这人没什么要紧吧?”
张云逸见她这般模样,又见已然远离的阳光房,便在尤氏葫芦般的底座上狠狠抓了一把,笑道:“再要紧难道还能比嫂子要紧?”
尤氏被他这么一抓,安心了不少,松了口气道:“没耽误你的大事就好!”“总归要见过人才知道!”
张云逸问道:“对了!他可有自报姓名?”
尤氏仔细回忆了一下,回道:“好像姓王,字良甫……”
张云逸闻言,又在尤氏的臀上拍了一掌,笑道:“嫂子安排下人端茶,拿最好的茶,我亲自去门口接人!”
说罢,三步并作两步,直奔前院而去。
因生活的并非前世熟知的朝代,他也没遇到过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故而也没往这方面去想。
没想到无心插柳,却也有意外的收获。
原先他还不敢确信,而今听到了名字,方能确认。
说起来,这位王徽、王良甫可是个大拿,手中这测书卷,大概就是流传后世的那本‘新制诸器图说’的雏形了。
这本书里的蒸汽机,虽然已经被他提前造了出来,可却比法国人设计出的雏形,还早了五十年,更遑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了。
若只是如此,张云逸也不至于如此激动。
里面除了蒸汽机,还有自行车,以及后世耳熟能详的珍妮纺纱车的雏形。
一方面,从王良甫的出现,也可以让他从侧面判断,自己所处的年代。
另一方面,前世这个时候,牛顿都还没有出生,更不可能有什么牛顿三定律,传到大夏朝。
而这对于张云逸却不是问题,他理论知识不缺,更不缺发展的眼光,唯独缺少机械制造上的经验,配合上这种技术大拿,可谓相辅相成,如虎添翼。
正求贤若渴的他,遇到这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