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人,真实目的只会隐藏心底,不会向下面人解释。
当然,他的想法,源于与张云逸的一番对话。
可张云逸做为献策之人,一旦消息泄露,也必然万劫不复,在这一点上,君臣可以互相信任,也不会将其视为破壁人。
因为刑部要扩充权柄,在地方上承担五城兵马司的职责,相较于吏部来说,这方面,则更让万隆帝在意。
听闻还要改革三法司,谷大寿恍然大悟的同时,心下也更为惊讶。
报纸虽是张云逸主导,他却也参与其中,上面刊登李衙内的案情,自然不可能瞒得过他。
所以,二月的报纸刚刚刊行,他便格外留意皇帝的反应。
宫里的事情,虽然不好探寻,可张云逸做为始作俑者,自然首当其冲。
正因如此,张云逸进宫第一时间,他便得到了消息。原以为,皇帝必然要训斥一番,没成想,等来的却不止是对李从文的严办,还有三法司的改革。
连忙收起了对张云逸急躁的一丝轻视,脸色肃穆道:“周侍郎若是不便过去,臣倒是还有另一个人选。”
万隆帝正在这里犯愁,连忙催促道:“快说!”
“贾化虽升任吏部侍郎不久,可去年才督办了江南甄家一案,有了这桩功劳,另外兵部比不得吏部,便是升任尚书,也还算合适。”
万隆帝面无表情,看向谷大寿,看似无意道:“朕记得,他是张爱卿连襟吧?”
“回陛下,确有其事!”
说到这,谷大寿话锋一转道:“可据老臣所知,贾化夫人只是张云逸妾室家里认的养女,虽是连襟,倒也言过其实。”
他与万隆帝四目相对,一脸坦然道:“况且,陛下应当记得,派他南下之时,他并未在第一时间定案,而是按兵不动,上书请旨……”
听了这话,万隆帝深吸一口气,一个后仰靠在了龙椅之上。
做为皇帝,朝堂上若是一团和气,他容易被群臣架空。
更不愿看到士林泰斗的谷大寿,跟仙学牛耳的张云逸走的太近。
只是,双方的接触和生意往来,在他登基前便已经开始了。
虽然从曲苑杂坛的生意上,看出谷大寿顺从圣意,有意疏远,可提议贾雨村,却难免激起了他的疑心。
不过,谷大寿接下来的这番话,倒是提醒了他。
忠诚不绝对,等于绝对不忠诚。
当初,正因为贾雨村上奏的举动,让他心生不快,才口惠而实不至,只口头上勉励了几句,并未有过实质的封赏。
这会子,却又另当别论。
如果贾雨村对张云逸,真的像表现出来的一般亲近,有了太上皇尽快结案的圣命,掌握甄家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