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最正确的选择。
\n
掌院似乎轻笑了一声,坐到沐景序对面,将古籍调换了方向,朝着自己。
\n
“当时的知府也是这样说的,消息传到京城,陛下或许尚存了一丝善念,也让他们自行认罪按律处置,但殿下你猜,这句话说完之后发生了什么?”
\n
沐景序望向他。
\n
掌院:“年老者纷纷站了出来,言及所有罪行都是他们所犯,与子孙后代并无关联。当夜牢狱里甚至有三名年逾七十的老人撞墙而死,说是畏罪自杀。”
\n
蝉鸣声切切,沐景序闭上了眼睛。
\n
所以他很难去想那些年发生的事,便是回忆,也不敢脱离开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些,再多想一分一毫。
\n
哪有什么“庆正”、“勤王”、“平叛”……
\n
翻开那两年的史书,每一行每一页涂抹的都是滚烫而鲜活的血液。
\n
尸骨堆成的盛世王朝而已。
\n
若无战争,他们也不过是村庄里安居乐业、勤勤恳恳的庄稼汉。
\n
正当沐景序觉出一阵难言的悲凉时,掌院却说:“束手无策之际,寒英写了篇折子送到京城交给了柯太傅,又由太傅呈给了陛下。”
\n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无论出发点如何、因何缘由,那毕竟已不是律法混乱的战争时期,若无警醒,必然后患无穷。他先说此事一定要重罚,随后却又向皇帝讨了个恩典。”
\n
沐景序:“……什么恩典?”
\n
掌院道:“杀人者死、抢劫者刑、偷盗者罚,至于老弱病残妇孺者,若无切实罪行,可否在服完苦力后,由他处置。”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