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好吧...”林涵感觉有点自作自受,没办法,继续回头喷洒装甲修复液。
此时如果从舰外视角看,天宫星空间轨道已经变成一片巨大的工地。探索舰来回穿梭进行科研工作;后勤维修舰和数艘运输舰释放出大量的工程机器人和工蜂群,快速扩建着两处轨道建筑,母港和船坞。
留下来的那艘后勤维修舰展开了自身的机舱结构形成一个简易的操作固定装置和操作平台。正帮助一艘被击中舰艏信息舱的巡洋舰进行舱室核心更换作业;其他舰船则分散停靠在一旁的相对静止轨道上,互相释放各自的维修无人机修复可以处理的损伤。
在塞西莉亚的视线死角,林涵偷偷从操作位拉出一条数据线接在了头部显示器的底部面板上。打开重型纳米维修无人机的自动模式,林涵头显上显示的内容就完成了地面一只探机的视角。虽然没有神经接驳来的感觉真实,但也足够了。
在林涵离开的这段时间,原本矗立于基地的巨大空降货舱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正在不断向上延伸的银白色巨大建筑结构。
这些用于定点投送预制基地组建的空投舱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资源回收的功能性。
只需要简单处理,组成空降舱体的材料就能变成最基础的建筑材料用于基地建设。而反重力核心等复杂部件或者高级材料也能在简单打包程序后进行储存,用于后续生产机械或者空中运输工具上面。
这间早期殖民基地主要有五部分构成,能源舱、资源处理舱、存储舱、发射舱以及生产舱。
能源舱室一个小型反物质能量核心,为整个基地以及其中运行的各类机器人和机械充能。
资源处理舱则是将初级资源变为生产材料。另一个空投下来的采矿功能舱带有矿物采掘、分类和初加工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