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由他在边疆,谁能保证他不会再次违抗命令?且违抗圣旨之罪,若不惩处,朝廷威严何在?我大胤以礼治国,圣旨乃天子之言,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柴赢公然违抗,此风不可长。”郑尚的神色严肃,话语中充满了对朝廷礼制的维护。
萧玄也点头道:“没错,郑尚书所言极是。柴赢此次行为必须受到惩处。若不加以处置,朝廷的威严何在?我户部为此次征战耗费钱粮无数,如今蛮族已愿投降,本可避免更多的开支,可柴赢一意孤行,致使我户部压力倍增。且此举恐引发周边各族不安,以为我大胤好战成性,不利于我朝与周边各族的关系。”萧玄的脸上满是愤怒,对柴赢的行为深感不满。
范历则反驳道:“郑尚书、萧尚书,你们只看到了柴赢将军违抗圣旨这一面,却未看到为我大胤所做出的贡献。如今边疆局势危急,我等岂能因一时之过而置大局于不顾。柴赢将军常年征战在外,对蛮族习性了如指掌。蛮族向来反复无常,今日虽言投降,难保他日不会再次反叛。柴赢将军为保我大胤边疆安稳,不得已而为之。若接受其投降,日后一旦反叛,那后果将不堪设想。”范历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对柴赢的决策充满了理解。
李弥也说道:“陛下,臣等恳请陛下三思。柴赢将军陇右出身,对胡人习性也颇为了解。由他坐镇边疆,可保我大胤安稳。且柴赢将军麾下将士勇猛善战,若此时召回柴赢将军,恐影响军心,边疆防线也可能会因此而松动。如今胡人虎视眈眈,我们不能给胡人可乘之机。”李弥的神色焦急,深知边疆局势的严峻性。
刑部尚书此时也站了出来,微微躬身道:“陛下,柴赢违抗圣旨,按律当严惩。但考虑到边疆局势,可暂不召回柴赢将军,待局势稳定后,再行处置。在此期间,可派遣使者前往边疆,调查柴赢将军违抗圣旨的缘由,若确有苦衷,可从轻发落。”刑部尚书的话语较为中立,试图缓和双方的争论。
而吏部尚书卢凌却再次强调道:“陛下,不可掉以轻心。柴赢将军手握重兵,若不及时处置,恐生变故。即便如今边疆局势危急,也可派遣其他将领前往接替柴赢将军,以确保朝廷对边疆的掌控。”卢凌仿佛对柴赢的忠诚度抱有疑虑。
这时,御史大夫站了出来,面色冷峻,言辞犀利:“陛下,柴赢违抗圣旨,此乃大罪。其行为不仅违背了陛下的旨意,更是对朝廷权威的公然挑战。若不严惩,何以正国法?何以服众?且柴赢此次擅自攻灭蛮族,虽有一时之功,但却可能引发更大的祸端。周边各族若因此对我大胤心生恐惧,联合起来对抗我大胤,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