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首领来了, 就算双手被缚, 也不忘躬身请罪,认为自己被大翁擒拿, 不配为草原的勇士。呼兰若并未显露责怪之意, 只是将证据悉数罗列在翁斐面前, “本王亲自来这一趟, 就是为了表达对此事的重视,维护自己的名誉,维护部落与贵邦睦邻友好的关系。还请大翁皇上在看过证据之后,还本王一个公道,并且放了我草原的男儿。”
\n
待翁斐点头同意后,呼兰若的老军师阿贡叔向前迈一步,先是举起了密函,将里面的信件一一拆开展示,“这是阏野的叛党与潇湘诗社中某些贵女通信的内容。白纸黑字,皆可为证。请皇上过目。”说罢将信函呈上。
\n
翁斐阅完,俊颜很是配合地浮起了愠色。
\n
其中一封写道,“三日后晟诞辰,碧海楼预设宴庆之。届时可借火灾掩人耳目,拖拦晟,劫归乐。”通信的人都很精明,没有落款留名就算了,连每封信的字迹都不一样。其余一些信件,仅仅只约了见面商议的时间和地点,没有透露其他。
\n
一旁的杜喜晏恐儿媳霍宝卿牵扯此事情,累及国公府和家中几个未出阁的女儿,于是发难道,“既然是密函,为何没有阅后即焚?反而留下把柄,轻易被你们找到?”
\n
阿贡叔不挫反勇,磊落的回应,“叛党之所以没有焚毁它有很多种可能,或许是没料想到大翁的官兵会那么快截住他们,没料想到我们顺藤摸瓜找到他们的巢穴;又或许是故意留下证据,方便日后要挟和操纵你们京城的贵妇贵女。”
\n
杨泉延做出谦率的样子发问,“您口口声声说是潇湘诗社的成员与匈厥叛党有往来,却不道出具体姓甚名谁,莫不是这诗社的贵女全都参与了?”
\n
同在场的晋王觉得这杨泉延分明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火上浇油。他杨泉延家的杨姣姣没资格入社,可晋王的两个女儿却早在其中。不过,晋王放心地认为,自己的大女儿翁翾早远嫁他方,二女儿翁嬛也是两个孩子的娘了,都跟叶知秋没有爱恨纠纷。显然与自家无关。于是摆出公正严明的姿态,清了清嗓子说,“能入潇湘诗社的,都是名门闺秀中的翘楚,个个都清清白白,品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