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莫看两百户少,但在三国时期欲得食邑是为困难之事,且非常看领导心情。如曹魏老臣程昱为曹氏奋斗二、三十年,所得食邑仅五百户,后续靠蹭上曹丕称帝的机遇,才多加了三百户,共八百户。
当然了,程昱食邑少多半与曹操御下的抠搜性格有关。在曹操一统北方后,除诸夏侯曹氏外,外姓文武仅荀彧在生前能有千户食邑。而其中郭嘉生前两百户,得益于曹操的宠爱,在死后益食邑八百户,得有千户之盛。
对开国功臣的刻薄,虽能节省国家支出,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便是难以形成军功权贵阶级,朝廷的政治格局缺乏平衡。
如观刘邦在开国时,大量封赏功臣食邑,多者万户,少者千户。这些群体的利益与西汉利益深刻捆绑,在外限制关东诸侯国,在内限制失衡的朝廷。
吕氏乱汉时,陈、周夺权,迎文帝入朝,便是最好案例。而观司马篡魏,本质曹魏依仗宗亲,当宗亲无法承担重责,而军功集团无法上位,彼时所能依仗者唯司马懿,而司马懿又无其他相同地位的军功权贵制衡,最终让司马氏一家独大。
今张虞自然不会学曹操,爵位压在屁股下,宁可留着发霉了,也不愿给别人戴,这样做不好。不但寒了属下们的心,还降了一个开国王朝的格调。
故该赏赐该赏赐,让人知道保卫张唐就是在保卫他们的自己,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含权量之语古今共通!
“殿下,今重挫陈军虽值得欣喜,但袁术大军尚在路上。”贾诩提醒道。
“诸公有何见解?”张虞问道。
“我军携趁兵胜之势,今不如趁机进军,看能否与袁术决分胜分。如能取胜,则大王将能席卷中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