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说着,邓羲不愿得罪蔡瑁,又含糊说道:“蔡君之策亦有可取之处,如能有曹操为外援,而我军能坚守至明岁春,及春水上涨之际,张虞因水土不服之故,将会率部撤军。”
见众人各有见解,袁耀无法抉择,看向尚书令袁秘、司隶校尉袁胤,问道:“今陛下被张虞所获,众卿各有不同之见,二君为国肱骨,不知有何高见?”
袁秘为张虞旧友,汉末出任沛相,值袁术兼并豫州,袁秘不仅主动献郡,且还帮助袁术奔走。及袁术下豫州,袁秘便出任豫州刺史。袁术称帝开国,袁秘被征召至宛城,出任尚书令。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诸房远亲子嗣众多,因袁术在南阳发家,因此如袁秘、袁嗣、袁胤等袁氏宗亲皆为袁术效力,并在开国上出了不少力气。
袁秘沉吟少许,忧虑说道:“太子,陛下尚在张虞手中,若我军不降,恐陛下有性命之危。及张虞下中原,必怨我袁氏不降……。陛下平定汉淮,士马精强,尚被张虞擒获,试问何人能御张虞?”
相比外姓臣子,袁秘更担心汝南袁氏的未来。袁术称帝固然使袁氏走向巅峰,但袁术如若兵败国亡,袁氏必然随之衰微。
今张虞一统天下的势头难掩,而他与张虞是为旧识,今唐国大将满宠都是他举荐于张虞。念及往昔种种之关系,袁秘更倾向投靠张虞,有他奔走联络,张虞若是念旧的话,或许会给袁氏留下生存余地。
袁胤凝眉苦思,说道:“尚不知张虞态度,以胤之见不如先行备战,于边城驻兵固守,徐徐与张虞商谈,保留陛下性命。看张虞意下何如,再兼观我军兵力强弱。”
见众人意见不同,袁耀叹气说道:“陛下被擒,我暂主大局。今张虞大军进逼在前,我军还需决断,然诸君却意见不同,这让我如何裁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