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当凯文·卡特蹲下来打算拍一张照片时,秃鹰是偶然落在镜头里面的。他在那儿等了20分钟,希望那只鹰能展开翅膀,以便照片看上去更扣人心弦。拍完照片后,他赶走了秃鹰,注视着小女孩继续蹒跚而行。然后他坐在一棵树下,点起一支烟念着上帝的名字,放声恸哭。后来他曾对人说:“当我把镜头对准这一切时,我心里在说‘上帝啊!’可我必须先工作。如果我不能照常工作的话,我就不该来这里。”
\n
秃鹰也许觉得自己中了圈套,它不过是偶然落在那里,便成为镜头中贪婪的捕食者。但真正中圈套的,却是凯文。他追求“好的新闻”、“好的图片”,为了完成这份工作,他默默注视人间的疾苦,以艺术的形式创作并保存。他的“作品”带来了什么?喝彩、认可、感动、奖项……那么他为什么还感到痛苦?
\n
因为他的“追求”战胜了社会道德与良知,他情愿花这么长的时间去等待、注视那奄奄一息的小女孩,直到她成为他作品的一部分,却不愿意走过去把她扶起来,给她一瓶水、一块面包,然后带她去救济站。
\n
你、我,这些为了照片而感动的人也都中了传媒的圈套,以为会被感动就代表自己心地善良?那为什么不把用在感动上的时间、精力、金钱用在真正的帮助之上?
\n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
\n
beta】
\n
项峰站在落地窗前,看着远处高架路上缓慢移动的车流,几天前,他就是在这里对梁见飞说:“怎么,你以为我喝醉了吗?”
\n
那家伙除了错愕地眨眼睛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其他表情或动作。
\n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讷讷地问:“那……你没有喝醉?”
\n
他盯着她的眼睛,那双常常充满了灵气的眼睛此时此刻带着惊讶与恐惧……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