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天底下的陪嫁,还有比这块小碎砖的份量更重的吗?没过一会,闵家办喜事的一二百人都知道了,大家走过来走过去,看那块砖眼神都不对,闵家的大管事干脆使了个专人守在这个抬箱边。
\n
接下来,是柳家舅舅给英华添的家俱,大到个头和屋顶齐平的大柜,精致细刻的大床小榻,小到盆桶衣架应有尽有,生孩子的子孙桶就打了八个!给孩子准备的摇床站桶都是成双成对的!大柜大箱太大抬不进屋怎么办?放心,柳家舅舅早把外甥女的新房照着他准备的家俱尺寸改造过了。家俱不好使抬箱,昨天在清凉山码头那边搬下船,装了二十多辆马车,现在马车全都停在三省草堂的马球场上。家俱之后,是早就游街秀过的九十九抬翰林小姐陪嫁藏书楼,这套书会在李家绕一圈之后,跟英华的一部分陪嫁从后门出去送到不远的山上别墅里去。意思意思的四季衣裳各十二箱之后,才是柳三娘和杨家舅母柳五姨她们三个女人这十来年给英华攒的首饰啦衣料啦,花瓶屏风之类的摆设和日用杂物。柳三娘是个藏富的主儿,不肯把所有的东西都摆出来,意思意思装了两百抬,杨氏舅母不满意,还要再装,已经没有空抬箱了。
\n
这边送嫁妆就是亲姐姐瑶华送过去,那边芳歌送嫁妆请的是淑琴。杨氏在柳家目送第一抬嫁妆出了门之后,就赶着回娘家去了。王家的亲戚多,王翰林提拨出来一个进士侄子,他要嫁女儿,王家来了半族人来要帮忙搬嫁妆,来了也没他们什么事儿,只能坐在三省草堂的藏书楼底下吃茶嗑南瓜子,目送一抬一抬嫁妆抬出去。
\n
英华的嫁妆要说是十里红妆有点夸张,但是在富春县绝对是数一数二的。李家那边女儿的嫁妆出门没多久,儿媳的嫁妆就抬进来了。李家没亲戚来,就是陈夫人娘家的这些人和舅母们娘家亲戚来,几位舅母看到抬进来的这一抬抬一箱箱一车车的嫁妆流水进门,再一次直眼了。
\n
王家的大姑奶奶瑶华带着杏仁和红枣几个大使女更是让人大开眼界,英华的嫁妆流水进门,从瑶华身边经过,瑶华只袖手站着,几个大使女把抬抬箱的指一指,抬的砖土都在东院前院放下了,装家俱的马车,一辆车进了大门,柳家派来的人流水下车搬家具,最后一件家具进了东院的门,下一辆马上刚好就进门停下。前一辆马车正好从侧门出去。送嫁妆时嫁妆多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