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并没有问张安来紫竹林找什么,因为他知道张安要说的话,会自己说,不用自己开口,转而是问起了张安家里秋收的事情。
这两年张安家里收庄稼的时候,他都会去帮忙,因为他在观里吃的粮食,都是张安送上来的。
他一直主张身体力行,要是不让他去,那他就不要张安给他送去的粮食。
“可能得到月底才行,这两天虽然红了,但是看着还有些嫩,再多养两天,到时候打的米也好吃一些。”
别人家的稻子是黄了,但张安家的却是红了,因为他们家种的全是血稻,越成熟就越红,等到了收割的时候,就跟淋了鸡血似的,在村口那一大片田里面,非常的显眼。
不论是谁,只要来到村口,就能一眼看出来不一样的崽。
当然了,今年的长箐村里,不单单是张安一家种了血稻。
诸如张新民、黄明、周洋和张安几个叔叔家里,在插秧的时候,就来要了些秧子回去种。
不过他们不像张安家里所有的田都种的血稻,只种了一部分,基本够一家人吃就可以,多出来的部分,种的是杂交水稻,毕竟卖的话,还是正常的稻子产量高,比较划算。
“今天感觉没多少人来观里,您老难得清静一下了吧。”
看着这会儿略显静谧的观里,张安笑了笑说道,在平时人多的时候,道观里进进出出的都是人,甚至过来看病的都能排上队。
“确实如此,不过早上也不算清静,来了好几拨人,光来看病的就有好几个。”
张一行非常享受这种清静的时候,因为他一直是一个喜静的人,不过有人来上香,他还是很欢迎的,毕竟对于三清观来说,香火旺盛也是一件好事。
总比以前那些年,来观里上香的只有村里的村民要好的多。
随后张一行没有再管张安,自顾自的走进偏房里。
张安跟着过去一看,发现这里面到处摆的都是大碗,碗里装的都是桐油,这会儿正点着火,就像是一盏盏油灯。
而油灯上面,还有一个大碗反过来盖在上面,用竹子破开来支撑。
张一行进来之后,便拎着旁边的油桶,一盏一盏的挨着添油。
即便点了那么多油灯,但这间屋子里看起来非常昏暗,到处都是黑漆漆的油烟。
毕竟燃烧的都是桐油,这玩意儿燃起来,油烟可比其他的油要多,而且还黑。
张建文添了一圈桐油以后还没结束,而是揭下反盖在桐油灯上的大碗,将里面的油烟灰刮到另一个桶里。
“干爹,今年是要打算做新墨了吗?”
这时候即便张安没有做过墨,也知道了张一行这是在干嘛。
“嗯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