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刘据能够左右的,刘彻这一朝的多灾多难依旧如故,平均下来每一年半就有一次大灾。
哪怕此前刘据提前推出赵过,推行代田法,也照样难以抵消天灾的影响。
再加上这几年刘据在西域军事行动不断,刘彻这次封禅大典耗费也极为巨大,哪怕有海外那座银山输血,大汉的财政也依旧有些捉襟见肘。
若是再在这个时候强行修建建章宫,可想而知将会给大汉财政带来怎样的压力。
如此一来,赈灾的事自然就不用想了,其他方面的预算也肯定要为修建宫殿让步,只能继续苦一苦百姓……
刘据自然不支持这种做法。刘彻又不缺住的地方,未央宫中供他寝居办公的宫殿就有好几座,后宫的宫殿也同样十分充裕,再修一座建章宫不过是满足他的私欲,更加方便他求仙问鬼罢了。
与其这样浪费这些钱财、这些人力和这种大规模基建的能力。
倒不如搞个以工代赈的政策,借机大力发展一下大汉的基础设施建设。
如此受灾的百姓有事可做,有饭可吃,社会局势自然稳定,便可避免历史上关东地区层出不穷的动荡。
同时在有了基础设施保障的情况下。
大汉的交通、运输、生产、民生、商业等等方面也将得到改善,桑弘羊提出的均输平准法将更加有效,正好可以乘上刘据打通的丝绸之路东风,大汉的经济也将突破瓶颈,进入下一个高速发展期,开始良性循环。
等到了那时。
国库内帑真正有了余钱,大汉也真正掌握了收割整个西域的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