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无法查明死因,那么刘彻八成就会认为是他借走了霍嬗的阳寿所致。
如此一来,只要刘彻心中尚有底线,就欠下了霍氏一个天大的人情。
将来自然也断然不会亏待了霍氏……如此说来,霍光似乎亦有了害死霍嬗的嫌疑,利大者疑嘛!
“陛下与下官解释过,举行如此仪式最多只会借走二十年阳寿,霍嬗如今尚且年轻,即使少了二十年阳寿,若不出意外也依旧剩下数十年寿命。”
霍光脸上浮现出一抹惭愧,却还是坚定不移的说道,
“何况二十年阳寿对于霍嬗来说,未必能办成什么大事,但换做是陛下这样的雄主明君,若真能延寿二十年,无论是对大汉、对万民、对霍嬗,皆有莫大的好处。”
“陛下并未逼迫下官,下官支持此事,绝非出于私心,也并非出于畏惧,更不是麻糜不分的愚忠,而是顾全大局。”
“就算再让下官选一次,下官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请殿下明鉴!”
这一刻,刘据竟从霍光的语气中听出了真真切切的崇拜,不管他有什么私心,都毫不影响对刘彻的崇拜。
当然,早年的刘彻也的确配得上他的崇拜。
司马迁虽然在《史记》中对刘彻晚年多有置喙,但其中一句话亦可概括刘彻的智慧。
哪怕刘彻在世的时候,民间亦有许多批评他“与民争利”的言论,但司马迁却用一句话道出了刘彻早年的真实情况:
——“民不益赋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