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至此刻。
桑弘羊终于忍不住站了出来,躬身问道:
“殿下,既然殿下提到的两项国策已经得到了石丞相、章御史与韩太常的共同支持与拥护,眼下是否可以公示出来以供臣等讨论?”
“这是自然。”
刘据点了点头,正色说道,
“这一项国策,名为科举。”
“此前董仲舒已经完成了对太学的改革,太学中已设除儒学之外的其他多门学科。”
“而我父皇亦早在二十年前便已在各郡设立学校官,命各郡各县开办学堂,如今太学的改革亦已影响了郡县学堂的教学课程,时机趋于成熟。”
“加之我父皇这一朝人才济济,其中不乏大量出身贫寒之人,如我舅父,不过是骑奴出身,又如前任御史大夫倪宽,幼年家境贫寒,不得不带经而锄。”
“由此可见,百姓间仍有大量人才未被发掘,朝堂上虎父也不乏不学无术的犬子。”
“如今又有石丞相、章御史和韩太常鼎力支持,为给大汉发掘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恐怕不得不废黜任子(因父兄功绩得保任授官者)、赀选(因捐献财产得任官资格者)与察举(地方官府举荐)制度,推行科举制度,通过公平公正的考试评比,来选拔真正具有治国安民能力的人才。”
“教育察举之事,历来由太常主持,韩太常方才又对这项国策赞不绝口,自非韩太常领衔不可!”
“我话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