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提出反对意见。
毕竟这是刘据第一次听政,如果连他们这些人都公然反对刘据提出的国策,那便是当众打了刘据的脸,让满朝文武看了笑话,必定会给刘据的声望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直接影响他未来继位大统。
如此就算刘彻最近真如传闻的那般驾崩,刘据能够顺利继位大统,怕是也难以坐稳。
可是如果不提出反对意见,这项国策一旦以诏书的形式公布下去,大汉便极有可能出现自开国以来最大的动荡。
那时恐怕便不是刘据是否继位大统,能否坐稳皇位的事了。
而是大汉国祚是否还能够延续下去的事情!
诚然,他们也知道刘据这项国策若能够推行成功,便可打破目前的统治阶层的垄断,给予平民百姓一条重要的上升通道,在缓解社会矛盾的同时,亦可让汉室刘氏得到制衡那些固有统治阶层的新鲜血液,长久而言对大汉有着莫大的好处。
事实上刘彻此前也是这么做的,他扶持重用那些酷吏和颁布的诸多法令,便是为了制衡和限制当前固有的统治阶层。
但在这个过程中,刘彻也始终把握着分寸。
从未像刘据一样对他们开启此等釜底抽薪的无差别地图炮,总是先将其分化,再分而治之,并且始终带着白手套,将自己摘得一干二净,只在其中扮演裁判的角色。
其中最知名的白手套,便是主父偃和张汤。
这两个人,一个为推恩令负责,一个为迁茂陵和新法令负责,所以都没有得到善终。
就连桑弘羊,也已经背负了多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