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草籽都得添在米和豆子里凑数,饿过的人才知道粮食的珍贵。
十月的整个后半月,留守庄里的四十二口人,除了周村正家今年才五岁的孙儿和挺着大肚子只能做些轻省活的冯柳娘,所有人都在地里忙活,期间几家的小子时不时往附近山里转一趟,不是别家的山头,正是分给自家的永业田,砍点柴清一清路,原想着顺道套点儿山鸡什么的,折腾了几天才发现,压根儿没有,想是城里的闲汉也没少出来找吃食。
而沈烈一行六人历时半个月,也终于带出了第一批人出山,也就是村外村和原先周家所在的村子之间的那批人,沈烈和桑萝,乃至整个村外村在内围其实是极受那些山民信任的,住得离村外村最近的,就成了第一批就跟着沈烈他们往外迁的人了。
当然,一同带回来的还有原本托他们帮着照料的养在村外村的山鸡、兔子和羊。
山鸡和兔子可以挑出来,羊原是最头疼的,但因为往出走的人多,能趟出道来的,这些羊也养得熟,认主,牵着绳竟也顺利带了出来。
每家都有羊,就连沈金兄弟三个也养了两只,整个村外村加起来有二十多头,再加上附近村民去岁也从村外村换了几头羊崽子,七八十号人出山,牵了近四十头羊,那叫一个壮观。
好在不用全往城门口去,其中二十多头在大兴庄就被送进了庄子里。
周村正家的孙儿原本蹲在外围和泥巴玩,猛一下听到羊叫,转头看到庄门口沈烈他们回来,还是牵着老多羊回来,再看到周长俭手上也牵着,乐了,拨腿就往里头奔:“爷,爷,我三叔回来啦,牵着我们家咩咩。”
地头里干活的人听到动静都往外来,桑萝和沈宁出来得也很快,看到家里的五头羊,喜得紧走几步就奔到了沈烈跟前。
那几只羊认得人,其中一只四月龄的小羊格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