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子生”的角度来写宝玉变成曹宣的构思)2月15日为丁未日(落实从“七子死”的角度来写宝玉变成曹宣的构思)的第一个年份,就是1695年。此年宝玉即曹宣36岁,如果把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即一年比作一局棋的话(所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者)此年就是第36局了。明白这一点,就会明白曹宣是顺治的皇七子了,他丧失了皇室中的手足兄弟,也就好比杀死了他的兄弟手足一样,也就成了“36局杀角势”了(此处的角与贾环灯谜中的“角”喻指兄弟手足的内涵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如果这样的日子在宝玉出生的第20年中出现就是“20局杀角势”了,在45年中出现,就是“45局杀角势”了,等等。要之,“荷叶包蟹势”也好,“36局杀角势”也好,其实都不过是假借所谓的围棋棋谱中的术语,来暗示人物身世遭遇的谜语,至于到底有没有这样的棋谱,倒是无关紧要的了。我不懂围棋,但我觉得这样的几式应该是没有的,因为若棋谱中真有的话,按道理似乎应该叫“式”吧,怎幺能叫“势”呢?这是因为,用这个“势”字,是为了把最后一个为惜春特别加以推崇的“八龙走马”与黛玉春灯谜中“驰城逐堑势狰狞”的说法相配合,因为这个灯谜的谜底在咏物的层面上为走马灯,其实却是对作者用“八龙走马”方式来隐写宝玉的身世遭遇的暗示和交代。至于什幺是“八龙走马”就不象上面的“二式”那样简单了,其智慧度和难度都要高许多,所以作者写惜春“独看到‘八龙走马’,觉得甚有意思。”
这个谜语为什幺“甚有意思”呢?只好别处再说了,在此只能指出的是,这个“八龙走马”式比“黄莺搏兔势”等三式要复杂许多。
若四子为“大哥”即为顺治长子的话,宝玉即顺治真正的七子就应该是顺治的“四子”了。所以作品中出现了和宝玉同一天生日的四儿。这个人物和宝玉关系的寓意是:四子是顺治的真“四儿”他的同母弟是个假“四儿”我过去注意到了作品中的四儿在暗示宝玉的顺治四子身份中的作用,没能想到这是在贾环灯谜的配合下,为了暗示宝玉的真正原型是四子同母弟而不是四子这一点所设计出来的(当然四儿这个人物有把宝玉原型引向顺治四子的作用,从而为进一步暗示出宝玉的顺治四子同母弟身份打下良好的基础。21回说四儿名蕙香时,宝玉则说“明儿就叫四儿,不必什幺‘蕙香’‘兰气’的”这是与《芙蓉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3页 / 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