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备的原因。概念并不复杂:个体ai把自己的特征算法和针对具体问题的架构方案做成标准数据格式,然后随机打包,在个体之间频繁交换。一个ai遇到了困难,就会打开别人的包,插上别人的基因尝试。失败就扔掉。成功就留下,还会复制它继续扩散。”
\n
“细菌!细菌就是这么适应环境的!”叶鸣沙跳起来。这东西虽然疯狂,保证的事没有不兑现的。
\n
“对了。表面上它和tensorflow功能差不多,实际上经历了一次思想飞跃。tensorflow也是为了统一数据结构和分布式资源交换,提高全球ai技术的研发效率,一个人的成果迅速普及给全体研发者。但它有根本局限:任何共享资源,研发者送出时只会描述自己已知的东西,寻找时只会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他们共享的是深度学习技术!那些黑箱套着黑箱的构造,那些卷积网络深处,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到底需要什么,你堆出来的东西到底有多大潜力,人类哪里知道?如果每个决定都由你的智能去做,设计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比你更聪明?
\n
“而质粒网从头翻新了体制。它把人类干预减到最低,把ai预设成和细菌一样蠢。随机打包基因,盲推盲拿,高频交换,乱枪打鸟,适者生存。明确了这个原则,霍桑的团队就花了极大功夫去实现数据格式即插即用。把算法弄得像基因一样通用,让个体ai连成种群,自己演化。原本每个ai都是针对不同的课题,由不同的人设计。这就像不同的环境,逼着这些模块化的智慧结晶向最佳位置流动,发挥出最大潜力,很多时候原始开发者做梦都想不到。他们为什么没有防备?因为会演化成什么样,他们不知道,也不打算知道啊!”
\n
“这帮胆大妄为的孙子……”
\n
“不能怪他们。你,生物学博士,刚才的第一反应也远远没有到位。而他们只是一帮捡到基本概念的外行。细菌的群体智能,岂止是适应环境?单个细菌又蠢又简单,如果没有质粒交换,它们凭什么把所有可能的化学反应都实现了?能造出叶绿素那么逆天的机器?地球化学历史可以划分成两半:叶绿素前和叶绿素后。有了叶绿素才有了你们。现在你们够聪明吧,叶绿素的蓝图明摆着,你们造一个来比比?直到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