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瓷器、烈酒这些新鲜玩意的制作方法,待会交给孔大人,大人可以立刻找工匠试制,我幽州商会今后一段时间可以重点发展售卖这些商品”。
孔亮对高羽说的这些东西半知半解,但是高羽既然说了有制作方法,孔亮也不多问,拱手应下。
第二个是刘基发言:“殿下,旧有的推荐制,往往导致人才选拔被世家豪门所垄断,真正的贤能之士难以出头。这不仅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也激化了社会矛盾。因此,废除推荐制,实行更为公平、公正的官员选拔制度很重要”。
高羽点头表示赞同,“刘大人所言极是。我们可以用科举制制代替推荐制,不仅能让更多有识之士有机会进入官场,为国家效力,还能通过文举与武举的并行,全面选拔出既懂文治又擅武略的人才。”
刘基疑惑的问到:“殿下,何为科举制”?
高羽答到:“科举制,就是不论出身,只要认为自己有才能,就可以来参加由官府举办的考试,成绩优异者就委以官职,总结一句话,就是不看出身,唯才是举。”
刘基听完大喜:“殿下,这科举制甚好,但是毕竟考虑到考试的人过多,想滥竽充数碰运气的估计也不少,所以我们应设乡试、郡试、州试等多个层级,成绩优异者进入下一轮,这样既省时省力,又可以保证真正有才能的人才可以脱颖而出。”
刘基继续道:“文举应重点考察考生的文学素养、治国理念及理政能力,通过策论、经义等科目的考试,选拔出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能提出创新见解的官员。”
而对于武举,狄英则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武举则应强调实战能力和统兵能力。考试内容可以包括骑射、武艺、兵法策略等,旨在选拔出勇猛善战、智勇双全的将领。同时,我们还应注重选拔某些领域的专门人才,例如兵法方面不足,但武艺高强,或者武艺不足,但兵法谋略出色的人才,臣以为武举的选材范围应包括军队中的底层将领和士兵,如果他们真有过人的才能,就可以通过武举被提拔重用。”
高羽对两人的建议表示认可,他补充道:“科举制的实施,不仅是一场人才选拔的革命,更是国家治理理念的一次深刻变革。我们要通过科举制,打破世家垄断,广开才路,让真正有能力、有抱负的人才脱颖而出。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官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既能胜任本职工作,又能为国家的长远发展贡献智慧。不过武举选出的人才必须先从军队的下级将领做起,不能一开始就委以重任,防止纸上谈兵之事的发生,我看科举之事就由刘先生和狄大人共同负责”。
二人拱手应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