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有功之人,罚无能之辈,为相自当忠,若为窃者,乃古汉三国之时王莽,孟德之辈也,为官者,廉者应有,私者亦有,不廉者难息民怒,不私者,重臣不喜,子孙不仁,自当看其用处何如,再作定夺,无铁面与徇私之分。
而陈生的答卷却是刑者,当赏义勇良善,为国建功之人,当罚奸佞之徒,阴险狡诈之辈。为相者,忠者若清流潺潺,是当重用,然窃者,乃奸恶之辈,学识再高亦然难堪一用,为官当守廉洁之身,莫和营私之辈相与,子孙不仁,是当严训其行,若无办法,再以重刑判之。
两人之言各有偏颇,可霍天养处处务实又兼顾讨好之意,但仅有君墨风年幼细心和田无季常年混迹官场,看得其中讨好之言。
君墨风自知人微言轻,不敢多说,田无季也看出此子心思,竟然与自己的某些想法不谋而合,若是这霍天养得以重用,必然能从中获利不少。
就连一旁观测的福王爷,也看出霍天养的心思,更是赞叹连连,想着如何从中获利,反而对陈生的答卷耿耿于怀,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有着本事的奸佞之徒,又十分疼爱自己的侄孙君墨风,才没有行叛乱之举。更何况,福王爷的几个儿子不仅不成大器,还天天流连烟花之地,鱼肉百姓而且他有好几个女儿都是跋扈极端之人,并非良善之辈。
如果按着陈生的想法来,他福王爷这位位高权重之人,定当第一个被拿来开刀,杀鸡儆猴。
杜丞相和李太师虽为至交好友,但在这两人的答案判断中产生了分歧,杜丞相为人清廉正直,自然看好陈生一点,和君墨风的看法相似,但李太师虽然遵守礼法传统,儒家观念很深,但其为人却是世故圆滑之辈,不然也不会有李君柔这个如此任性,更是仗着自己皇后身份强令侍卫放行出宫,独自寻找皇帝君无忧的女儿。因此,李太师更为看好的,是那霍天养。
可是两人乃是至交,只是看了个眼神,就知道对方所思所想,又都不好意思拆穿出来,保持着默契,不过,最终定夺权还是要看君昭明和田无季还有君墨风三人的心思如何,更要看福王爷,田勇,水师提督,礼部侍郎,田玉蝶等人的心思。
田勇虽为右丞相田无季的长子,更是贵妃田玉蝶的亲弟弟,但为人却是清廉正直,以杜丞相为标榜,哪怕陈生之前对田家多有贬低,但还是让田勇尤为赏识,和对他的勇气称道。
田玉蝶虽然心机深沉,但她的心思很明显是站在田无季这边的,若是陈生真的得以重用,单是她以往在后宫的那些所作所为,特别是李君柔未曾入主中宫成为皇后之时,她的那些作为,足以让她在陈生面前死上一百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