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这的问政山笋做的如何?赵公子早些为您点了一道大煮干丝,清炒蕨菜,苔蘑爆腌白菜炒面筋,野意油炸果,葱椒鱼。”
赵老太爷点点头:“这样就很好了,我们四个都吃不完。”他忽而笑着对崔怀光道,“我看你的打扮,倒像是读书人。”
崔怀光笑道:“我原先过了童试。不过却不是那块料,考了十几年还只是个童生,还不如出来早早的养家。”
赵老太爷点点头。像崔怀光这样读过书的人,会出来做生意,这在附近的几个县是常识。当地人非但不已读书人做商人为耻,还成群结对的从商。令赵老太爷不解的是,那些个商宦却不许自家子孙从商,但凡在学问上有一点出息的,他们会千方百计地督促子弟应试为官。譬如在全椒的县学还是附近府县的商人出钱修筑,资助贫寒学子读书。这……赵老太爷却是不懂了,商人重利,到了这里却变了另一个样子。
“难怪我看这布置的那么雅致,若是这里再放几个架子摆上书,我还真以为进了书房了。爷爷,您瞧瞧这的字。”赵希筠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幅字,示意赵老太爷去瞧。她从一进门就瞧见这幅字了,字写的真好。
赵老太爷眯着眼瞧了瞧:“三孙,你也瞧瞧。”
赵希厚一见那副字,抱怨地望向了崔怀光。怎么会把他的字挂在这,这下叫爷爷知道了,又要教训他了。
崔怀光一见赵希厚的脸色不好,忙道:“这是我找人仿的。不是什么好字,这就取下来……”崔怀光示意伙计赶紧把字幅取下。
“慢着。”赵老太爷制止了伙计的动作,走近了仔细看。虽然这字随意很多,一气呵成,无限的畅快。与赵希厚平日的字迹相差甚大,可是他却在笔锋之间发现了相似之处,“你的字怎么会在这?”
“这不是我的字。”赵希厚忙反驳着。完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