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零嘴儿、和上作料铺子买了些做闽南小吃的作料,鱼儿三人才拎着满满几大竹篮的材料往村子里赶。
这物事都买回来了、接下来自是由刘氏亲自掌勺烹调,鱼儿和杨七娘则在一旁给她打下手,三人一起忙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才整出三桌好菜来。
这三桌菜当中,打头的有“盐水鸭”、“叫花鸡”、“卤鹅”这农村宴请宾客的三大主要菜式,紧跟在这三大菜式后的就是闽南特色“酱油鱼”、“红烧肘子”和“封肉”了,而这六样主打菜概括了鸡、鸭、鱼、肉四样后,剩下的菜就比较随意了。
因小岞村靠海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海鲜了,所以剩下的菜大多是海鲜以及以海鲜做主料的一些闽南小吃。比如刘氏做了最拿手的“田螺肉碗糕”、“榜舍龟”(一种甜点)、“炸五香”、“芋包”、“大发包”,以及“土笋冻”、“蚵仔煎”和“面线糊”等等大家伙儿都十分爱吃的小吃。
这菜一做好鱼儿三人便赶紧趁热往祠堂里端去,杨大郎几兄弟也在刘氏的吩咐下、挨家挨户的喊乡亲朋友前来吃酒席,见到年纪小的孩童杨大郎他们还会顺道塞把用红纸裹着的花生糖给他们解馋。
而杨大郎几兄弟一喊门,整个村子里的人很快就会陆陆续续的聚到祠堂里去,也不用特意找位置坐,只一人一双筷子一个碗便吃了起来。
大家伙儿一边恭贺杨大郎高中、一边欢欢喜喜的吃酒席,一直闹腾到深夜、待杨大柱放了一挂鞭炮后,大家伙儿酒足饭饱后才慢慢的各自回家。
热热闹闹的摆完庆贺的酒席后,杨大郎高中一事才慢慢的告了一段落,而朝廷方面很快就给杨大郎传来了消息,让他在规定的期限内上京领缺。
虽说杨大郎得到了东京后才知道朝廷给他安排了什么差事,但小岞村的人一得知杨大郎没过多久就要上京领取缺,淳朴的乡民立马就把他当成了青天大老爷,乡亲们再在村子里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