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女方娘家赠送给新婚夫妇这对绑了红带子的鸡,是希望女儿嫁出去后能和女婿和睦相处、相敬如宾,不仅要长相厮守、白头偕老,而且还要一辈子“好命”。这“好命”也是闽南当地的一个口头禅,意思就是女儿嫁过去后,日子能过得顺顺利利、不吃穿不愁。
这“带路鸡”林家早早就按照规矩备好了,迎亲那一日由陪着新娘嫁出门的女傧相用花篮提到男方家中,并由女傧相亲手放入新房里头的新床底下。
因鱼儿早早就听刘氏说了这个奇特的婚嫁习俗,所以女傧相一把那对鸡放到新床底下,鱼儿就和来家里看热闹的人们一起挤在门口、伸长脖子往屋里探,心里十分关心那对被放入床底的鸡,究竟是公鸡先走出床底、还是母鸡先走出床底……
这小岞村的人都十分迷信,一直都是以这样的规矩来推测、新嫁娘头一胎生的是小子还是闺女儿,不似鱼儿只是因为好奇来瞧个热闹、感受下气氛。
而由于北宋之人普遍重男轻女、尤其在农村更是这样,因此在“重男轻女”思想的作祟下,当看热闹的人们瞧见母鸡先探出头来时,就会高声吆喝、连连发出“嘘嘘”,不断的把母鸡吓得赶紧往回走……
而若是公鸡先探出头来,就会有新娘的亲朋好友偷偷的洒些米诱惑公鸡再往外走几步,一直到公鸡比母鸡先走出床底,人们才会皆大欢喜的散去。
而公鸡先走出来、自然也就预示着新嫁娘的头一胎会生小子了……
当然,这“带路鸡”可是吉祥物,不但不能宰杀还要将它们好吃好喝的供起来,母鸡更是要留下生蛋。因“蛋”与“代”谐音,故取其“代代(蛋蛋)相传”之寓意。
即使这两只鸡慢慢的老死了,养着它们的夫妇也不能将它们烹食,而要加以“厚葬”。鱼儿当时一听说这规矩、当下就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