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好了,阿母不训你了就是,咱家的几个孩子里头就属你最会耍嘴皮子,”刘氏先是笑着嗔了杨六郎一句,随后才对众人说道:“这饼博完了,我们差不多该开始祭神和祭祖了……”
鱼儿一听刘氏这话马上主动说道:“阿母,我去帮您把蒸好的芋头和红番薯端过来。”
鱼儿说完便放下怀里抱着的状元饼往厨房走去,一进厨房就揭开木头做的大锅盖儿,把早搁在大锅里蒸熟的红番薯和芋头一一端到了灶上,随后才将它们端到了地坝里的八仙桌上。
而鱼儿把蒸熟的红番薯和芋头一一端出到地坝后,林三娘和杨七娘也陆陆续续的把其他用来祭拜的物事摆到了八仙桌上,刘氏则忙着准备装满大米的香炉、长香、红烛、酒盅、嵌金箔的元宝纸等祭拜用的物事。
这些祭拜用的物事同鱼儿前世见过的相差无几,毕竟这种带有迷信色彩的物事本就是一代传一代的流传下来,基本上是不会受现代科技的影响。
不过鱼儿在现代时最常见人们用鸡鸭鹅、鱼、猪肘子、猪头等荤菜来祭拜,用红番薯和芋头来祭神、祭祖鱼儿还是头一次见到。因此鱼儿早在得知红番薯和芋头乃是闽南人中秋祭神、祭祖时一样必不可少的物事时,就缠着刘氏好好的打听了一番……
鱼儿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在闽南、以及相邻的澎湖(现台湾)一带,都有用蒸芋头和红番薯祭祖宗的风俗习惯。据说每年一到中秋节那一日的清晨,闽南妇人们当天做的头一件事、就是将准备好的芋头和红番薯蒸熟,以作中秋之夜祭祀祖宗时用。
因为这芋头是白色的、番薯是金黄色的,所以闽南人在中秋节吃红番薯和芋头、有“包金包银,鼎中出金银”的美好寓意。
当然这个规矩和闽南一带盛产红番薯和芋头也有些干系,尤其中秋节前后正好是红番薯和芋头收成的最佳时节。加上闽南地区土地贫瘠、旱地多水田少,这让产量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