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能替鱼儿找到一个能够替她送信回家乡的人。
鱼儿知道归乡的事是急不得的,也知道即便信送到了杨家人手里,就算父亲和兄长有心前来接她归乡,那同样也得先把路费给凑齐了才行。
因为杨家虽然这几年来日子比早年好过了许多,但这几年来又是张罗杨家几兄弟的亲事,又是全力支持杨大郎和杨四郎参加科举,已然花去了不少银钱了。加上眼下家里的人口也慢慢变多了,因此杨家前些年攒下的一些积蓄早就花得一分不剩了,一时间也拿不出来回两趟的路费。
眼下杨家倒是有杨大郎和杨四郎两个人在外为官,但这杨大郎和杨四郎都是初涉仕途、当的是最末等的芝麻官,且两人为官都是清清白白、老老实实的拿朝廷发放的微薄俸禄,那些俸禄养家糊口倒也是足够,但除去养家糊口的钱也就没多少余钱了。
而早在两位哥哥有幸出仕时,鱼儿就因好奇而缠着他们问了一番,并从杨大郎口中打探到、北宋官员其实不似外表看的那般风光,他们的俸禄其实很低。杨大郎当时说了个大概的数目,鱼儿听了后大失所望、暗忖这北宋的公务员的工资福利等和现代公务员比简直差远了……
别的且都不说,只说一点————杨大郎去东京时曾去拜访过几位官员,这几位官员可都是李家替他引荐的京官、且已当官数年。但即便如此,这几位京官在东京却都是住在租赁来的房子里!朝廷每年给他们的俸禄只够他们租房子住,远远不够让他们在京城置办房产。
这京官尚且如此,外放的官员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这些都是正常官员的状况,那些收刮民脂民膏的贪官、状况可是大为不同,穿金戴银不说,宅地更是在各处都置办了不少。而两袖清风的清官,做个十几年的官兴许能挣下份家业,但这都是以后的事了,杨大郎和杨四郎都还没到那个程度。
也就是说现阶段杨大郎和杨四郎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