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听清了。”
魏忠贤忙作揖行礼,开口解释道:“奴婢是担心这些武将被召进京,唯恐外朝有司的一些人,会说……”
“这些就不用魏伴伴操心了。”
朱由校放下茶盏,神情自若道:“到时朕自会解决,朕再提醒魏伴伴一句,内廷选派的那些人,不管去往何处,把份内差事做好就行,倘若日后敢让朕知道,谁在离京期间惊扰地方、招摇撞市的话,就不是杖毙那么简单了。”
“奴婢明白!”
魏忠贤当即表态,“请皇爷放心,奴婢会安排好一切,绝不出现任何差池。”
一想到天子所书名单的那些人,要奔赴各地去召,去寻,魏忠贤就暗暗叫苦,这期间敢有任何差池,恐必被天子严惩。
那些在职的武将还好说,内廷派的人能快去快回。
可还有不少是白身,想将这批人悉数寻到,势必要在地方停留较久,魏忠贤也无法保证,负责找寻这批人的内廷宦官,期间是否会做什么。
天子对于内廷的约束,是非常严厉的。
魏忠贤想的这些,朱由校没有在意,倘若连这些事情都办不好,那要魏忠贤何用?
朱由校在意的是他挑选的这批武将,何时可以悉数进抵京城,这样彻改京营,彻改京畿驻防,干预辽地战事,朱由校才有底气。
彼时尚处于泰昌元年,像曹文诏、满桂、周遇吉、黄得功、孙祖寿、何可纲等一批大明武将,要么还在中下层徘徊,要么干脆没有参军,一想到天启元年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