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虽说上疏规谏此事者众多,讲什么的都有,不过天子的态度是明确的,这部分奏疏悉数留中,根本就不给这些人继续进行的机会。
也是在此等特殊境遇下,内廷变得愈发严密起来,与先前有任何风吹草动,就能很快传递到宫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在晋于乾清门外,接连经历数道门禁流程,尤其是在进行搜身时,那种犹如提线木偶的感觉,让王在晋生出些许烦躁。
然而在想到天子特召,王在晋也不好耽搁,在进行完搜身以后,遂快步朝乾清宫方向赶去。
特设筹建的皇家近卫都督府,作为拱卫皇城和宫城的特殊组织,在新募集的诸近卫队伍,尚未真正定型以前,朱由校就是要用这种制度,来重新将规矩竖起来。
即便是特召进宫,如若没有特赐玉牌,不管是谁,该进行的搜查必须进行!
规矩乃是维系秩序运转的根脉。
不知从何时起,乱,似乎成了大明的主流常态,朝堂中枢乱,地方有司乱,就好像有双无形大手,始终在拨动着百态大明。
朱由校倘若想改变大明,就必须将诸多的细节做足,这绝非是在小题大做,而是在彰显皇权的神圣和威仪。
“臣…兵部左侍郎王在晋,拜见陛下!”
行至乾清宫的王在晋,站于东暖阁外,瞥了眼在外静候的太监宦官队伍,朝殿内拱手作揖道。
“将这几封奏疏派人发至内阁,诏修两朝实录一事,明明朝中有不同的声音,为何内阁却视而不见?”
“涉及诸案的奏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