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安排上,我们需要慎重考虑,既要激励青年才俊,也要维护团队的和谐和士气。”
姚书记轻轻点头,转向郑副厂长,询问道:“老郑,你的看法呢?”
郑副厂长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我是技术出身,我谈谈我的看法,技术工作更注重的是实际能力和技术贡献。
在我看来,陈安在技术领域具备出色的能力和潜力。
至于他能否胜任领导职务,我认为应在实践中边考察边培养。
在技术领域,我们应当勇于打破常规,给予年轻人更多舞台,
唯有如此,技术团队方能持续焕发活力,保持创新不竭。”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和凝重,谁也没有想到在陈安职务安排上会出现如此大的分歧。
这时,冯青山轻抚额间细汗,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打破了会议室的沉寂:
“姚书记,我刚刚整理资料时,意外发现了发现一个新情况。
陈安在4月24日英勇救人,不幸左手臂骨折,目前仍处于工伤休养阶段。
这个情况我之前没有注意到,实在抱歉。”
姚书记闻言,长舒了一口气,随即目光严肃地转向冯青山:
“青山啊,你可是老政工了,这次怎么会遗漏了这么关键的信息?
不过,既然陈安还在休养期,我们不用这么急着讨论他的职务安排。
按照常规,骨折休养需要三个月,现在还有一个多月时间。
既然陈安今天来报到了,我们先关注其恢复情况,待其康复后再作定夺。
在此期间,就由党委办暂时负责陈安的日常管理,今日议题暂且搁置,待日后重议。
好了,散会吧。”
言毕,姚书记率先起身,步伐稳健地离开了会议室。
其他人也各自怀揣着不同的思绪,缓缓散去。
......
这个年代,路上的车辆还不多,吉普车在路上畅通无阻,很快就抵达了红星轧钢厂。
轧钢厂位于东直门外,占据了东直门外大街路北的一大片区域,工厂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忙碌着。
吉普车在轧钢厂南门稍作停留,张岩向门口持枪站岗的门卫报备后,便直接驶进了大门。
车子在一栋三层青砖外墙的办公楼前停下。
这时,接到门卫电话的党委办主任冯青山,已经和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干部,在办公楼门口等着了。
陈安刚下车,便见一位身着中山装、气质沉稳的中年男士面带微笑,大步流星地迎了上来。
张岩立即上前,恭敬地问候:“冯主任好!”
陈安也紧随其后,礼貌地打了声招呼:“冯主任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