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你打算要哪一辆?”
“两辆,我都要买。”
陈安的回答简洁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什么?两辆都要?同志,你确定?”
大妈售货员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个分贝,眼中满是震惊。
在这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几乎没人会一次性购买两辆自行车。
陈安点点头,没说什么,直接数了348元,递了过去。
大妈售货员再次确认了一遍票据与现金无误后,迅速行动起来
不一会儿推出了两辆闪耀着崭新光泽的自行车,一辆永久二六、一辆凤凰二八。
“同志,你真是好眼光!这两辆车都是热销款,结实耐用,骑出去倍儿有面子。”
大妈售货员一边开收据,一边热情地介绍着。
大妈售货员开好收据,递了过来,不忘提醒道:
“同志,别忘了先去上牌、上钢印!”
“谢谢大姐,多谢提醒,祝您工作顺利!”
陈安接过收据,核对无误后,道谢。
随后,陈安和陈凡各自推着一辆自行车,走向商场的大门。
这个年代,每辆自行车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登记程序,包括上牌、烙钢印以及获得《自行车执照》。
只有办理了这些手续,自行车才能合法上路。
这些手续就和未来汽车的车牌、行驶证的性质差不多。
出了商场之后,陈安先让陈凡林惜两人分别骑上自行车,试了试骑车技术,感觉没问题,这才放心下来。
于是,陈安骑车带着林惜,陈凡独自骑了一辆,三人马不停蹄去趟街道办,凭借商场开具的购买收据,顺利开具了介绍信。
然后,三人又拿上介绍信和收据赶去派出所,办理上牌和执照的手续。
街道上,行人匆匆,偶尔有自行车穿梭其间,但大多都遵循着规矩,不敢轻易载人。
现在城镇地区和公路上是不准骑车带人的,如果违反规定,交警会给予五角到一元的罚款。
陈安深知这一点,每当遇到交通警察的身影,他都会提前下车规避,推着自行车走过。
经过一番周折,陈安三人依次办好了相关手续。
自行车号牌被安装到指定位置,
车把上和三角架上分别用铁锤砸上“钢印”,
两个《自行车执照》花了三块钱,
“自行车使用牌照税”每辆车两块钱,
这个与未来的汽车车船税一样,每年都要缴纳的。
这些手续办理完成,看着眼前的两辆自行车,陈安三人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他们知道,这两辆车从此刻起,正式成为了他们家庭的一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