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大志,十五岁中了举人,却不恃才傲物,或许又一是个于谦、王守仁。陛下,我建议重用此人。”魏忠贤想了想,方才缓缓开口。
此子的那番府库充盈、用人注重效果不重人品的言论,实在是极为中听啊,颇有意气相投之感。况且,此人极度不满东林党,也就只能投入自己门下了。
“你觉得此人授予何职妥当。”天启皇帝听了魏忠贤的分析,开口询问。
“陛下,不如过几日在朝堂上议一议。”魏忠贤开口说道。这刘卓还在京城,明日叫进来问上一问,也好心中有数啊。故而,只能暂且推脱一番。
……
皇城外,当一位太监带刘卓出来后,简单嘱咐一番后就离去。
望着北京城的夜晚,刘卓颇有一番感慨,谁能想到大明朝最大的主宰竟是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少年。
前世的这个时候,很多人都还在上高中吧。这人呐,会投胎才是最大的本事。有人出生就在罗马,有人出生就是牛马,这还真不是吹的啊。
刘卓想起了前世的几句诗词。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跌谷底也要开花,沉海底也要望月;与其抱怨于黑暗,不如提灯向前行。
出身算什么,我辈少年既然认准了方向,就应该无惧无畏,勇往直前。
随后,刘卓带着一众护卫走到了一处豪华的客栈休息。不清楚上面什么时候召见,刘卓等人也就在附近随意闲逛了一番。
一日,一个小太监来到客栈找到了刘卓:“刘将军,请吧,老祖宗召你。”
先前当着天启帝与魏忠贤的那番言论,确实是刘卓心中所想。只不过是换了一番说辞,魏公公这么聪明的人绝对是不会放弃拉拢的机会。
刘卓心中想了想,自己以后多半是阉党成员了。
而后,便跟着小太监又来到了昨日的宫殿内,小太监一番言语后就退出了大殿。
魏忠贤望着跪在地上的刘卓,笑着开口:“你说吧,想要当哪里的官?做什么职位?”
“公公面前,刘卓怎敢如此放肆。”刘卓一脸的惊慌,心中却暗暗道还能这样操作,真不愧是后来权倾朝野的九千九百岁。
“不要学文官那一套,废话一大堆,你昨日可是说了要看效果的,赶紧的。”魏公公一脸着急道。
,!
“公公,如若日后还能出击后金的话,那就在山东任职最好,其余全凭公公做主。”刘卓还是一脸的谨慎,小心翼翼的说。
“对了,陛下有意选派你练兵,若要练兵,户部可能不出来多少银子。”魏忠贤提醒道。
“刘卓明白,谢公公栽培。”刘卓急忙感谢,但心中却是暗自腹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