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进大营的的士兵中,有人穿着破旧的单衣,有人穿着满是污渍的棉衣,还有人的衣服破旧不堪,尽是补丁。见此,刘卓也不再感慨,随即安排将士分统一发放服饰。
也幸好提前给川平打了招呼,安置附近的流民缝制棉衣、衣服。小农经济的便利体现的淋漓尽致,大家基本上都会。制成后,刘卓直接通过巡抚衙门买了过来。
第一次在登、莱二州募兵,刘卓并未招大招特招,毕竟练兵打仗是要花银子的。算上招募的辽东军民、以及山东新兵,共募一万一千余新兵。
此番共耗费安家费三万多两白银,月粮折算成白银就要每月一两二钱,还不算日常练兵消耗、兵器,盔甲。手里掌握的士兵少,对于朝廷而言,关注程度、忌惮就低一些。
因此次募兵有大量的帮手在,刘卓倍感轻松。简单的训话后,刘卓基本上就投入到对后金汉人官员的渗透、亲卫等队伍的特训、以及各处海贸中。
现已与皮岛毛文龙、长生岛李有为张义、朝鲜取得了联系。船队以后出入各地区装载各地的特产就方便了。
商人历来地位低下,重私利,轻道德,但商人在各地物资流通、财富创造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商人只要到处跑,不吝啬劳力,明末基本上都过得差不多。
明末最大的两个商业群体,一个就是靠着垄断盐类、粮食贸易的晋商。另一个就是垄断丝绸、茶叶、私盐买卖的江南大地主阶层、徽商。
两个大商业群体,一个是不给朝廷交税,偷偷走私抗税;一个走私粮食、铁器、盐给后金女真。
它们就躺在大明朝的身上慢慢的吸血,加速了大明朝的灭亡。也幸亏自己早早的脱离了晋商群体,以后说不得哪一天就将晋商给收拾了,江南的也不放过。
刘卓的设想是想将船队每次所运回的货物卸在港口,能在港口就地交易那就最好不过。如果实在无法短期内交易或余下货品,就直接由投入集市贩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集市上划分各区域,出租、出卖给府城、周边的商人。集市周边安顿的流民也可在集市凭借手艺、力气谋生。
交易,交易,就是你拿着东西换我所需,我把你需要的东西给你。或许以后大概也不用川平这边大量的运送煤炭,直接下单济南府、泰安的商人,近二十日便能运送过来。
如此,登州府城的商品流通的效率就极大提高了,其他的州府也可照此行事啊。
或许不到明年底,这边的商业就繁荣起来了。商业发展起来后,那收上的税银那就可以继续募兵了。
努尔哈赤统治的后期,其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