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帐篷还是帐篷。
见到如此情景,刘卓火气立马就上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刘卓手握皮鞭,指着一个个的帐篷,眼里的怒火随时都要喷涌而出。
两人立刻下马。
“大人息怒。并非属下不为百姓建造屋舍,只是如今的辽东天气寒冷,一片冻土,实在是无法开工啊。”段千秋、丁敬臣两人跪地解释。
“起来吧,若是日后发现你二人有一句虚言,就等着受罚吧。”刘卓听了两人的解释后,怒气值减半,但依旧威胁两人。
然后,两人立马起身跟在刘卓的身后四处观察了起来。看到一个个受冻的孩子,刘卓心中不忍。但最后,刘卓还是开口问了问那个七八岁的女孩。
“小妹妹,你父母呢?”刘卓一边低头询问,一边擦拭女孩脸上的污渍。
女孩一声不吭。不知道是怕生人还是不会说话。
“他父母被女真人带走了,后来就没回来过,只留下一个年迈的老爷子。”旁边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叔解释道。
“那她平时就无人照顾吗?”刘卓十分担忧的询问。
“左邻右舍都认识,多少都会照顾一些。”大叔继续说道。
“大叔,像这个姑娘一样的家庭多吗?这片聚集地有多少人都遭此劫难?”刘卓接着继续问。
“这一片有十几人,其他的就不清楚了。看你们的样貌打扮,身边还跟着两个仆人,应该官职不小,我今日就陪你们多唠唠。”年老的大叔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认真的向三人讲述着。
“其实呢,我们本来也不是镇江城的百姓。原来的镇江百姓早都被后金鞑子给杀光了。先前好像是因为官军的一个将领攻下了镇江城,城中的百姓帮助官军一起守城。后来,官军打不过后金的鞑子,就趁夜跑了。”
“后金女真将领,为了立威,便屠杀了全城的百姓。当时转移到镇江时候,镇江城的泥土都混杂着血渍。”大叔一边回忆,一边讲述着当时的场景。
“我们到镇江也没多少年,本以为就一直在镇江生活到老了。不曾想官军的一位将领又来攻城了。”
“不过,这次的官军还算是有些良心,将我们转移到复州这边了。虽然条件艰苦些,但是也好过整日担惊受怕的。”
“几位,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也没有什么花花肠子和那些歪心思。只要能安安稳稳的种个地,一年到头手里面有些余粮,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此次的转移过程中,官军不仅说话和善,有时候还会帮我们拿一些物件。自打大叔我生下来开始,我从未遇到过如此客气、友善的官军。”
“此外,在转移过程中,复州这边沿途还提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