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众人说道。
此时吴俊的副手,有些犹豫的走了上前。然后有些紧张的询问:“曹老弟,能否回到登州后,替我等众将士询问一下公子,我等驻扎多久可以返回山东?”
众人听到话声,目光立马朝这边望来。
“天启三年四月,我等千余将士,乘船来到这袅无人烟的台湾岛驻守。如今,已近两年。虽说我等在此也是吃喝不愁,有酒有肉,但此地终归少了几分欢闹与人烟。”
“况且,众将士上有父母,下有妻儿。若是一直驻守下去,这对于众将属实过于残忍了些。”副手说着说着,眼泪就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曹老弟,众将士并非抗命不遵,只是希望你可以代为询问一番。问明我等还要在此地驻防多久?”
“也好让我等有个盼头啊。不然,众将士整日情绪低迷,士气不振,军心不齐。不仅不利于以后的作战,还可能会造成不小的伤亡。”吴俊见副手率先提出驻守的问题,随后开口补充道。
“两位请放心,等曹某抵达了登州后,必定向公子言明台湾岛上的驻守问题。”曹克敌信誓旦旦的对两人说道。
“麻烦曹老弟了,以后定有厚报。”吴俊激动的说着。
……
天启五年三月二十日,招募的五千新兵已经列阵在城外的校场内。由于报名的青年、百姓多数住在省治济南城附近,这些人明显比登州府城附近招募的士兵结实、精神不少。
这也就极大的节省了抚台衙门的开支,易于速成。
到了崇祯年间,即便流民再多,只要火枪兵枪声不断,没有任何人可以抵挡的住。
简单叮嘱了练兵的陈子成后,刘卓就不再关注城外的新兵了,任由陈子成训练。
刘卓是打算在两年的时间内,练出一支万人的火枪兵,至于以后配不配火炮另说。跑的快、跑的久、跑得远是这支队伍招收时候的最主要的条件。
毕竟,以刘卓如今的实力,还不足以为全军士兵配备马匹。养三、四万匹战马,还不如培养出十万大军来的划算。火器时代到来后,骑兵的作用会大幅度的减弱,直至日后彻底退出军事舞台。
即便是欧洲的各种骑兵,在马克沁机枪面前,依旧不堪一击。只要自己不断引导火器、火炮的研发方向,终有一日会赶上,乃至超越欧洲的各国。
二十四日,曹克敌带领船队返回了登州港。
在得知刘卓升任山东巡抚后,曹克敌的表现与众人一样,兴高采烈。
“你骑马前往济南府,多马换骑,三日就可以抵达济南城下。”林怀建议道。
“也只能如此了。”曹克敌无奈,升官是好事,可是跑的太远就不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