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紧接着,杜荷把去东宫的所见所闻,原原本本和李世民说了一遍。</p>
“陛下,孔颖达对太子的行为教导,已经不是正常的规劝,而是无端苛责打压。”</p>
“太子做得对也被打压,长久下去会让太子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p>
“因此臣认为,像孔颖达这样的人,不能再继续担任太子的老师。”</p>
听完杜荷的话,李世民沉默了。</p>
他之所以把一帮谏臣派去教导太子,目的是让太子也跟他一样,广开言路虚心纳谏。</p>
可杜荷说的一番话有板有眼,这帮严格的老师明显不适合教导太子。</p>
难道朕的这个教育方式真的错了吗?</p>
李世民陷入自我怀疑。</p>
盏茶时间过去,李世民抬起头,眯着眼睛看向杜荷,随后缓缓说道。</p>
“杜荷,太子叛逆,倘若不派严师教导,如何能矫正他的错误行为?”</p>
这是一个拷问。</p>
既然杜荷弹劾孔颖达不适合当太子老师,李世民想听听他的想法。</p>
是不是瞎胡闹,听杜荷接下来的回答便知晓。</p>
杜荷拱手说道:“陛下,你有没有察觉,太子就是被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严厉老师教导后,变得更加叛逆。”</p>
“教导太子,一味地批评教育反而适得其反,只会让他更加叛逆。”</p>
“臣认为要站在太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太子对我们所说的话有认同感,他才能听进去。”</p>
了不得。</p>
没想到长安四害之一的杜荷,竟能说出这么一番话。</p>
这一刻,李世民仿佛在杜荷身上,看到魏征的身影。</p>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朕承认你说的有理,不过朕不能只听信你的一面之词。”</p>
杜荷虽然变化极大,但是纨绔子弟印象,已经根深蒂固。</p>
因此杜荷在他心中,信任感极差。</p>
紧接着,李世民对大门的方向高声说道。</p>
“把太子右庶子、国子祭酒孔颖达请来甘露殿。”</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