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共有12万大军,几场大战下来已经歼灭了7万余人,剩下的5万兵马也分散在百十个郡县内。</p>
原本就实力低弱的百济,这下更是雪上加霜。</p>
苏定方语气轻松说道:“杜驸马,现在的居拔城内只有1万守军,而周边的城池也没有百济的援军。”</p>
“即便扶余义慈死守城池,我们也能强势攻破城门。”</p>
百济的城墙和高句丽不一样,高句丽修建城墙主要为了抵御唐军,因此他们的城墙都修建在山脊上,而且城墙又高又厚。</p>
而百济的城墙基本都建在平地上,大部分还是丈余高的土墙。</p>
杜荷摇着头说道:“或许我们不需要攻城,扶余义慈就会主动开城门投降!”</p>
苏定方满脸疑惑:“杜驸马,难道我们接受百济的投降吗?”</p>
按照太子和杜荷的想法,此战是彻底占领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疆域,除了妙龄女子以外,并不要其他的俘虏。</p>
现在接受百济的投降,总不能再对他们进行屠杀吧?</p>
在战斗中灭敌,以及战斗结束后杀战俘,这是两码事。</p>
杜荷轻声说道:“苏将军,接受百济投降也有好处,他们的兵马正好可以派上用场。”</p>
苏定方惊讶地说道:“您的意思是让百济的士卒,去帮我们攻打平壤城?”</p>
“没错!”</p>
杜荷笑着点了点头。</p>
前些天传令的士卒回来,并向他带来了一个消息,李绩和侯君集他们攻打平壤城受阻。</p>
如果离间计不成功,只能利用筑的土山,拿人命去攻城。</p>
而百济的数万士卒,就是最好的炮灰。</p>
苏定方钦佩地说道:“杜驸马真高明!”</p>
不愧能成为太子麾下的头号军师,深受太子的信任,考虑问题确实比他要全面的多。</p>
杜荷摆了摆手,接着下令道:“苏将军,让火头军把受重伤的战马全都宰杀了,犒劳辛苦的士卒。”</p>
“明日晌午,我们兵临居拔城下!”</p>
“遵命!”</p>
苏定方抱拳后快速离开。</p&g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