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买把南城门的5000百济士卒,也一并调过来攻城吧。”</p>
连续几天过去,南城门依旧没有打开城门的迹象,他们已经放弃了那一个进攻点。</p>
杜荷点头说道:“好!”</p>
夜幕降临。</p>
两匹战马从南边的官道狂奔而来,马上的唐军士卒出示身份令牌后,快速往中军大营的方向奔去。</p>
“禀报杜副大总管,薛仁贵将军已经在百济境内募集3万士卒,并在500骑兵的监押下北上。”</p>
“根据他们的脚程,这3万百济士卒预计2天后到达。”</p>
听到薛仁贵的动作如此迅速,杜荷惊讶地问道。</p>
“薛仁贵怎么这么轻易就募集了3万士卒?义慈王和百济的大臣没有阻碍吗?”</p>
现在的百济疆域内已经没有几个成年男子,能在短短数天时间募集3万士卒,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p>
士卒恭敬回道:“回杜副大总管,义慈王和百济的大臣一开始反应十分强烈,并不愿意下令募兵。”</p>
“薛将军杀了十余个反对声音最大的大臣,又拿义慈王几个儿子的性命当作威胁,义慈王这才低头同意。”</p>
杜荷表情一顿。</p>
没想到薛仁贵这个儒雅的猛将,竟然也有铁血的手腕,看来受到他的影响不小。</p>
杜荷朝两个士卒说道:“你们辛苦了,先下去吃点东西吧。”</p>
“诺!”</p>
等两个士卒离开后,杜荷一脸喜色地走进主帅营帐,把这个好消息跟侯君集和李绩等人说了出来。</p>
侯君集激动地拍着案几说道。</p>
“太好了!”</p>
“有这3万生力军的加入,又可以继续消耗高句丽的守军!”</p>
虽然百济的士卒久攻不进城内,可高句丽的士卒消耗也极其大,再血战三五天唐军就可以大军进攻收割。</p>
...</p>
翌日。</p>
平壤城皇宫大殿内。</p>
和北城门激烈的战斗不同,大殿内极为安静,有一种国泰民安的平和。</p>
“咳咳~”</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