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对这贞观天灯指指点点,这时候,一个粗犷的声音喊道</p>
“都让让,各坊的孝子,孝女,贤孙,宿老,德高望重者,军功卓越者来了,都让让。”</p>
等到这群人走到贞观天灯前时,看着高大的天灯,也是一惊,最先反应过来的是一位宿老。</p>
拉着一旁负责写愿望的小官说道</p>
“大人,这天灯,真的能飞上天?”</p>
小官被派来负责记录,自然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笑着拍了拍老者的手说道</p>
“老丈,这天灯晚上的时候会被太上皇和陛下一起放飞,放心吧,飞得起来。”</p>
周围人听到之后,都有些激动的跪在地上,他们别说见过,听都没听过,除了鸟,还有什么东西能飞到天上去。</p>
你说风筝,风筝有这么大的?(风筝,春秋时期发明的,据说是墨翟发明的。)</p>
“大唐万年,太上皇万年,陛下万年。”</p>
一声声万年,传入皇宫,这已经是李二大大与李渊不知道是第几次听到百姓齐呼万年了。</p>
两人相视一笑,大唐安稳。</p>
朱雀门前,祈愿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李恪则在准备晚上的食材。</p>
顺便给一家人做点儿元宵。</p>
是元宵,可不是汤圆,正月十五怎么能不吃汤圆呢?虽然没有红绿丝,没有花生,但是有榛子,核桃,杏仁,巴旦木啊。</p>
每种都包一些,看着只比乒乓球小一些的圆胖子,李恪非常有成就感。</p>
天色渐渐变暗,终于,到了晚上,朱雀门前已经是人挨人,人挤人了,都想看到太上皇与李二大大。</p>
当两人一起走出朱雀门时,氛围达到了高潮。</p>
人群中不知是谁喊道</p>
“太上皇万年,陛下万年。”</p>
山呼海啸的声音,伴随着烟花升空的绚烂,让大唐百姓激动的情绪再次达到了新的高度。</p>
李恪则趁着李渊与李二大大讲话的空档让王喜派人将东西送到杨府和萧府。</p>
杨珍此刻正在府上,听闻蜀王派人送了东西给自己孙女,笑着接过,然后让人打赏了来人。</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