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但是七家人却对视一眼,他们却都迷茫了。</p>
难道他们猜错了?今天不是来警告他们的?</p>
虽然不知道李恪什么意思,但还是压下心中的想法,看看李恪到底要做什么。</p>
“想必大家昨天看报纸了吧,谁记得岭南运过来的海鱼在元日这几天卖了多少钱?”</p>
陈郡谢氏的一名管事立刻站起来说道</p>
“从腊月二十到上元节,二十五天,鱼获一共拉来七十七大船,据统计只长安一地共获利十三万贯。”</p>
说到这里,这名谢姓管事呼吸都急促了。</p>
二十五天啊,十三万贯,还只是长安一地的利润。</p>
不少人也都看过报纸,但是再一次听到还是感觉震撼莫名。</p>
李恪很满意这位管事,笑着摆摆手说道</p>
“不错,十三万贯!由此可见海上贸易必然取代从土里刨食。</p>
当然适当的土地种粮食还是必要的。</p>
但是太多的土地握在手里,不如卖掉换取钱财出海。”</p>
李恪说到这里就好像是说错话了,突然就刹住车,不说了。</p>
转移话题说道</p>
“扯远了,扯远了,我们说回海上。”</p>
但是能在世家做到管事的人有几个是笨蛋,都把李恪刚刚的话记在了心里。</p>
关于土地他们做不了主,但可以汇报给家主啊,至于家主怎么决定跟他们无关。</p>
所以都回过神来继续听李恪讲话。</p>
“这还只是海上最常见的鱼获,但是你们想没想过,海上那么大,会不会还有我们没见过的。</p>
要知道汉使张骞出塞,可是带回来不少好东西。</p>
还因此名留青史,各位要是谁找到了高产作物,解决了百姓们的口粮问题。</p>
那么只要这粮食存在一天,你们的名字就会被记住一天。</p>
要是千百年后,依旧被百姓们当做主食,各位,想想是怎样一副场景。”</p>
李恪已经把话说这么明白了,在场的人再不明白怕是要被逐出家门了。</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