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们在森林外重新建立了家园,而且有了商会的介入,南诏六部暂时放弃了恩怨。</p>
一门心思的开始搞钱,现在跟着朱谦不说大富大贵,但每年都不会再饿死人了。</p>
所以这也是南诏六部信服大唐的原因。</p>
来到目的地,李渊看着眼前不仅有整齐地竹楼和渺渺炊烟,就连远处还有开垦的田地。</p>
可谓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李渊很是满意的说道</p>
“不错不错,朱谦,你很有能力。”</p>
转头看向李恪说道</p>
“朱谦任满之后安排到地方历练一下吧。”</p>
朱谦听后眼睛一亮,他是商户籍,限制很大,现在李渊这么说,不仅改变了他的命运,还改变了他后代的命运。</p>
一句再生父母不为过,于是朱谦立刻跪倒在地,邦邦邦给李渊磕了三个响头,激动的说道</p>
“草民谢太上皇。”</p>
李渊和李恪这次并没有阻止,而是受了这一大礼。</p>
朱谦磕完之后,李渊才让王德将人扶起,笑着说道</p>
“你很有才能,到地方上要心中想着百姓,也不要辜负了朕与蜀王的期待。”</p>
朱谦听后神色严肃的说道</p>
“草民对天发誓,到了地方上,不能全心为国为民,必遭受万虫蚀骨之痛,永世不得轮回。”</p>
这也就是在古代,古人重诺,更信发誓。</p>
他们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李渊听后捋着胡子说道</p>
“好好好,朕等着看你的功绩,走,我们进去看看。”</p>
朱谦见李渊很满意的样子,这才松了一口气,老老实实的跟在李渊身后,给李渊和李恪介绍村子里的所有事情。</p>
村子呈六边形,每个部落占据一个方向,平时互不打扰,但遇到事情可以互相支援。</p>
两刻钟后,众人来到村子的中央,这里建立起了一个巨大的竹楼。</p>
朱谦笑着介绍道</p>
“这间竹楼是平时六部开会用的,有一些重要节日的聚餐也在这里。</p>
马上就在这里为太上皇与蜀王殿下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