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若能接受苏学教育,日后定能成为我们振兴延安府、乃至改变大宋格局的中坚力量。”
王抱朴目光坚定:“先生所言极是。我们可在现有学堂的基础上,增设更多的学舍,扩大招生规模。
同时,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老师,专门负责教导寒门子弟,因材施教,挖掘他们的潜力。”
苏允接着说道:“另外,对于新来投奔的学子,要妥善安置。
先安排他们深入了解延安府的现状与发展规划,再根据各自的专长,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实习锻炼。
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将苏学理论与实际事务相结合。”
王抱朴迅速拿出纸笔,将苏允的指示一一记录下来:“学生明白,定会将此事安排妥当。
还有,先生,我们是否要设立一些奖励机制,激励学子们积极进取,为苏学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苏允微微一笑:“此计可行。对于表现优异的学子,无论是本地培养的,还是外地投奔而来的,都要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
可以设立奖学金,对在学业、实践中成绩突出者予以资助;
对于提出创新见解、为延安府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可授予荣誉称号,树立榜样。”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原来是周行己带着贺峥前来求见。
苏允看到贺峥,见其剑眉星目,容貌不俗,一看便是青年才俊,顿时眼中一亮:“恭叔,这位青年才俊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