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把前五名的封印打开,并让人抄写下来,贴到贡院的告示板上。”
\n
“是。”
\n
每次科举考试之后,都会将前五名的文章贴出去,以示公允。考官们做起来很熟练,虽然主考总是调换,但辅佐主考的属臣轻车熟路的办事。
\n
“大人,您看这几名举子的文章如何排定?陛下来催过几次了。”
\n
皇上点状元,但会试的成绩是主要参考的,谁排了第一位,一般皇上会顺势点其为状元,很少有状元旁落的时候。主考苦思良久,“并列,汝阳王世子同玉郎并列,其余三份考卷放在另一张纸上承上去。”
\n
“皇上英明,自有决断,点谁为状元,我等都会拜服。”
\n
属臣纷纷承诺,把难题交给皇上,您自己看着办吧。于是皇帝看到并列的名字有意外,有踌躇,主考同他说:“陛下,臣等实在是难以判别他们两人的高下,恭请陛下圣裁。”
\n
皇上见过玉郎,同样见过汝阳王世子,将他们两人的试卷看了一遍,皇上笼着的眉松缓了,“人才,人才难得。”
\n
主考以及考官们纷纷点头称是,有皇上这句话说明他们并没徇私舞弊,皇上又认真的翻看了其余三份试卷,“这届举子水平比之前两年大有进步,各府学正教化百姓还算是用心。”
\n
地方官员打算高升,政绩是不可少的,管辖下的地方有多少秀才,有多少举人,有多少名士同样是政绩的一部分,遂帝国文武并重,文物官员有些不容,但他们为国之心是一般无二,读书使人明智,一直秉承着开国皇帝的教训,哪怕在文人口中的粗俗武将也都是熟读兵书。
\n
“陛下德披苍生,百姓勤于读书,才有如此多的人才为陛下所用。”
\n
皇上手指在傅俊卿同赵睿琪的名字上点来点去,莞尔一笑:“传旨,宣他们二人进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