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这般有私无公之徒,又岂能委以重任?”
\n
“我扶苏年少以儒生为外师,后又乐于跟儒生为伍,却是枉顾了太多事实,年过而立却是难承大任,甚至险些以小仁而乱大政,我扶苏过去也曾自命不凡,认为只要行仁政便可治天下,然终究是自欺欺人。”
\n
“天下有善恶正邪,人众有利害纠葛,政道有变法复辟,学派有法先王法后王。”
\n
“我为大秦长公子,却甘于偏向一家。”
\n
“终究太过短视。”
\n
“父皇为天下大治,敢于让老臣退隐,敢于担负焚书坑儒的骂名,我扶苏为人子,又岂敢再当不忠不孝之人?”
\n
“大道同则容,不同则不容。”
\n
“而今的天下,依旧是那方老土,父皇靠苛政暴法,让大一统之念,扎根万民之心,但想种子最终能茁壮生长,便容不得这方老土,再集聚一堆虫蚁蛇鼠败叶残枝,否则,大秦的根基便会腐烂。”
\n
“到时天下反复,岂非功亏一篑?”
\n
“我扶苏再也不能动摇,更不能退后妥协了。”
\n
扶苏振袖。
\n
振起四周灰尘,在阳光曝照下,尽显无余。
\n
扶苏快速的翻过这些竹简,而今他已洞悉这场争议的本质,很轻易就能看出其中的弦外音。
\n
不多时。
\n
扶苏已尽数翻遍。
\n
这场争议最终以始皇十六字收尾。
\n
郡县统治,官制提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