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同其他人一举掐断幼苗。龚玉新心底的郁闷呵,如同压在房顶、树梢的阴云,逆反的看什么都不对心思。
那天龚玉新迟到了。
当他磨蹭到教室推门而入,正在黑板上写字的黄振奇老师,回头一看,大声喝道:迟到了,为什么不喊报告?
当着全体同学的面,特别是傻傻的初恋的挫折。冬妮娅没有了,保尔当不成,龚玉新敏感的自尊心陡然拔高。他双手插在棉衣口袋里,不发一言,冷眼看着教室的屋顶。
那时的龚玉新,穿着用父亲棉大衣改成的半大衣,头戴雷锋叔叔式样的棉皮帽。在那里冷冷的站着,人特别的英挺料峭,像极了《列宁在一九一八》电影里的保卫人员瓦西里。这是后来同学给龚玉新说的,大家一致的印象。
要知道,那个时候《列宁在一九一八》,是少数能看到的电影之一。瓦西里…列宁的警卫人员,形象塑造的十分丰满,是青少年的偶像。连瓦西里给饥饿的妻子、孩子说的:“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台词,是大孩子们经常模仿的生活用语。
黄振奇老师当时看到龚玉新的桀骜不驯,不怒反笑,挥挥手让他回到座位。下课后,他把龚玉新叫到了办公室,和龚玉新拉了会呱,让龚玉新朗诵了几首诗和一篇文章。然后满意的通知他,以后下午两节课完毕,就到校宣传队来排练。龚玉新的形象和气质,黄振奇认为可以。
他想让龚玉新当一位话剧演员。
可惜,龚玉新的这位伯乐,没多久就在深挖“五一六”的运动中陨落了。
黄巢杀人三百万,在劫一人也难逃。
黄振奇老师多才多艺,可惜命运多舛,才能一生没得到发挥。
这让龚玉新可能成为演艺界或电影明星,现实的变为泡影。
没有了黄振奇老师的栽培,而后以普及样板戏为主,龚玉新只能沦落到演街头活报剧,充当英雄形象的地步。
当年的他不会唱啊,后来卡拉ok普及,龚玉新才发现自己的嗓音很阳刚。他最爱演唱的是韩磊的《天蓝蓝海蓝蓝》,以及刀郎的歌,嗓音里满满的豪迈,却又透着无奈和凄凉。
七一年十一月,龚玉新们直接从学校分配了工作,到了彭州矿务局下属的一个地面厂子报到。
进厂学习的第六天,龚玉新的具体工作宣布了,到机电科干钳工学徒,每月工资十六元。
龚玉新没能去机电科报到,而是被安排到厂宣传队。
入厂学习期间,龚玉新每天都是来去匆匆上下班。从来没有炫耀过自己的文艺细胞,更没有毛遂自荐过。
他们为什么选中龚玉新去宣传队,大概还是外貌长相的因素吧,应该是他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