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的殷实之家,特别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工人家庭,情况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一般家庭的父母,可以养活自己的孩子到成年,可能会养活他上完中学甚至大学,但是却不可能养活孩子一辈子。
按照朱靖坤在地方上的见闻,普通工人家庭也希望孩子能够考科举当官。
但是绝大部分不可能一直供应孩子考试,孩子连续几年不中的话,他们通常就会让孩子进工厂做工并成家了。
然后孩子就要自己开始养活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了,也没有机会继续考试了。
所以这些普通家庭的男孩,通常只有少数几次应试的机会,多次不中之后就必须考虑另谋生路了。
如果是女孩,在结婚前与男孩类似,可以由自己的父母养育。
结婚之后,则由丈夫养活。
如果她们的父母和丈夫,都允许她们参加考试的话,就算是普通家庭出身,她们也有机会一直考到老。
对于最为贫困的家庭,收入只能勉强满足温饱的底层家庭,无论男女都没有机会上学,自然也没有机会参加考试……
朱靖坤的思维来到这里的时候,陡然卡克了一下:
“不对,这种家庭的男孩没有机会,女孩如果嫁入了较为殷实的家庭,在婚后反而有机会考试了。”
而民间真正富裕的家庭,传统士绅和新的工厂主数量虽然不少,但相对整个大明还是稀少的。
殷实水平及以下,直到勉强温饱水平的家庭,才是数量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